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257天早安问候。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不要对别人抱有无谓的期待。
因为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明确指出,人一切的烦恼,皆源自于人际关系。而源头就是期待,期待越多,失望越大,矛盾越多。所以,舒服的关系,是没有期待的关系。
1、少一份期待,就多一些自在。世人都有情绪需求。人际交往中,大家更是习惯性地把对方能否为自己提供情绪价值,当成衡量关系好坏的标准。
发了一条朋友圈,期待熟识的人给自己点赞评论;给朋友分享一个消息,期待对方及时回应......于是,反复地打开关闭。时间在一份一秒中流逝,期待也一点一滴转变成消磨,他手机不离手怎么会没看到?隔这么久才回,有那么忙吗?难道是不在意我?抑或者我哪里做错了?事实上,对方可能只是在忙而已。但这种潜藏且细微的需求,却给自己带来了诸多烦恼。假如一个人总是怀着这样那样的期待,很容易陷入内耗和失望里。因为,即使和你关系再亲近的人,也无法做到始终如一地满足你的期待。能够时时做你情绪喂养机的人,要么想通过制造精神依赖来控制你欺骗你;要么只是暂时性压抑自己来讨好你。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不管和谁交往,淡淡地,有事直接说,无事各自安。期待越少,人就越自在,相处起来也越舒服。
2、期待,是亲密关系的最大杀手。
有人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这个道理尤其适用于亲密关系。因为,真的有太多太多人太把亲人、伴侣、孩子当“自己人”了。动不动就期待他们变成这样,动不动又指望他们做成那样。殊不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局限和弱点。
更残酷的还有,明明已经试探过对方做不到,却仍然在期待。让矛盾越来越大,心痛越来越多,直到形同陌路,相对无言,分崩离析。
所以,期待,是亲密关系的最大杀手。对家人抱有期待虽然是人之常情,但真正的相处之道恰恰在于减少期待,保持界限。
当你自己只是去做,当你自身能量充足,你才能吸引一些好的事好的感情。进而抱持自己,理解对方,放养对方。直到对方感受到安全、自在、舒适,回馈于家庭,孩子和你。
3、停止对他人的期待,找回自己的力量。
吸引力法则说:你是谁,你就是遇见谁。关系这东西,说到底取决于自己,自己的实力、自己的心态、自己的能量场。扎心地讲,所有关系的本质都是价值交换。欲求先给是王道,遇见不讲规矩的小人是必然。行走于世间,我们一定要学会接受这件事:
接受这世界上,没有人真正懂你,也没有人能真正救你。接受这世界上,有人辜负你、欺骗你,有人只索取不给回报。然后,停止期待,停止说“应该”。以随遇而安之态度面对人生,以积极乐观之力量征服生活。以一颗平静自如的心梳理自己的日子,提升自己的品性、学识和能力。放下对未知的恐惧,把所有遇见,无论好坏,都当成渡自己成长的台阶。
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不光要肩负着自我生存,也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人生下半场,与其因为别人没有按照自己的期待对你好和行事去难过,不如振作起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去成为更好的自己,发自己的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