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的“为我好”
——《湖畔》读后感
读了几本本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到目前为止,这本书对我的震撼最大,它没有《嫌疑人X的献身》的精彩推理,没有《圣女的救济》里无与伦比的作案手法,但这本书却指出了现代社会教育制度的缺陷,以及为人父母的畸形。
书中关谷说了一句话“为了考试所读的书只能用来考试而已,这可是常识啊”,这句话一语中的的指出了现代教育的严重缺陷——考试已经改变了书的意义,谁都知道,书,对于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那句名言:如果真有天堂,那么我想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书对于人的帮助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发明,而且一直经久不衰。但我们现在去一些书店,可以发现首先进入视线的是教辅书,小学教辅,初中教辅,高中教辅,大学教辅四个分类,和现代名著,工具书,古代名著,外国名著等其他分类分庭抗礼,在书店的仓库里,教辅书永远占据至少半壁江山,你在书店里听到的缺货消息,大多数都是教辅书又卖完了,很少听到说某某某名著没了,缺货的是教辅,铺灰的是名著。而这种情况是在最近十年左右迅速出现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升学被家长越加重视。
现在的这个时代,大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是稀有品种了,虽然还没到满地大街走的程度,但要说一抓一大把还是绰绰有余的,而在这里面,教辅资料的兴起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因素,现在的教辅书种类之多,数不胜数,前几年流行这个,这几年这个押题准,过几年可能就是另外的了,如果上帝知道,自己的天堂塞满的是教辅书,不知道会不会气到吐血。不过这并不是《湖畔》所要反映的,我写这些,只是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书感到悲哀,《湖畔》想反映的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失败。
我想大概每个人在孩提时都从父母那里听到过这句话——“这是为你好”,只是这句话渐渐地变质了。像书中几对父母一样,不顾孩子的想法,以为是为他们好,单方面地为了孩子“光明”的前途,出卖肉体,耗尽金钱,一步步逾越道德的底线,最后造成孩子的犯罪,而孩子的杀人动机也挺简单,挺纯洁的,因为他要夺回自己的父亲,所以只要让父亲的情人消失就行了。
说到这,也不得不提出东野圭吾对亲情,对血缘的描写,从全文可以看出,就算是彼此冷漠相待的父母,一旦孩子出了事情,也能合作的亲密无间,因为那是至亲之情,是人类最有决断性的感情,我们每个人可以在不同的人身上发现友情、爱情,但亲情却不行,在你初生那天,你的亲情对象就已经安排好了,但不可否认,有些后天的亲情丝毫不必先天的弱,甚至犹有胜之,但那只是个例,大部分人的亲情对象还是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正因如此,美菜子终究为了孩子跨越道德的底线,而俊介不是亲生父亲,所以他不会为章太(美菜子的儿子)牺牲。
写到这里,我已经写不出什么东西了,或者说有些东西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各位阅者可以下来自己阅读,这本书很短,两百页不到,最多三个小时就能读完了,当你们关上书本,便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Ps:若有不足之处,望各位阅者留言或者私信指出,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