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奇特的一生》的相关内容,了解了时间统计法,用简单的话解释,就是像记账一样,将时间记录起来,如:做饭,开支1小时,运动,开支40分钟,诸如此类的。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时间具体化,真正意义上的赋予了形象的价值意义,不像平时接触的时间,只是单纯的存在,而不知道自己的时间的真正价值,比如说,运动30分钟,可以换了比较稳定的健康收入,但是将30分钟花到没意义的事情上,就相当于浪费了这份收入,更加具体的说,时薪100的人,将30分钟用到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就相当于浪费了50元,用这样记账的方法,可以简单形象地评估自己的时间价值。
同时,通过不段地记录,可以清晰地看出自己的收支情况,跟记账的原理是一样,然后可以剔除拿铁因子,优化时间的支出方式,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这就是时间统计法的意义。
这是一个理论,但是理论终究是要与生活实践相统一才能具有实际的意义。
简单地说,时间统计法就是在理顺我们日常生活时间开支的形式,以及用途,从而优化时间,让时间产生更大的价值。
这个想法是很好的。
但是要维持一个事情是需要巨大的精力的。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所需的精力也会逐渐增多。因为枯燥的程度在上升,导致兴趣下降,从而精力的损耗也跟着上升。
精力其实在另外一个层面它有另外一个名词,叫做注意力。
有人称,这个世界上,注意力的价值比时间要高,时间的价值比金钱要高,所以注意力是比金钱要宝贵许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自己将会升值,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上,你将会高产,但是,将注意力放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这将会凭空损耗注意力。
注意力跟时间一样,是稀缺的,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且,注意力比时间要稀少。人一辈子,不可能每时每刻精力满满,注意力高度集中,肯定是有需要休息的时候,这也是为什么注意力比时间要宝贵。
有人说过,世间万物都是由能量构成的,注意力也不例外。
人做什么,都是需要能量的,无论是物质上的,心理上的。
做一件事情,就是要消耗能量。
奇特的一生,每天都在重复一件事情,就是不断地记录时间开支,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耗能事件。最开始的第一天能量消耗是最低的,随着时间的增长,每日消耗的能量肯定以一定的规律增长,当这能量增长到机体难以承受的时候,人就会开始想要放弃,耗能继续增长,达到极限,人就会真正的放弃。
奇特能够有他的成就,跟方法的优秀肯定脱离不了关系,同时也说明,他本身就是一个能量巨大的人物。
想要成功,方法很重要,个人素质同样非常重要。而学习就是一个增强个人素质的有效途径。
我始终认为,有效的学习不是简单地输入,而是完美地输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