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难得悠闲的周末,起床、洗漱、吃早餐、泡一壶茶、将自己收拾得当后捧起一本书。书很新,是前不久一位仅有几面之缘的好朋友送给我的,一直都未拆封。这本书用大红的封面打底,诸多烫金古文字罗列其上,书的右上方,一行白色宋体字“中国最美的语文”映入眼帘,使人不禁深思:语文何以最美?
翻开书的扉页,仔细一瞧,这竟然是半年前在北京为我们培训的夏昆老师的新书,当时他拿着吉他,唱着歌,和钟杰老师一起在柳荫下与我们交流如何做一个清醒独立的老师,此后又为我们分享了他和学生之间的故事,他幽默的话语配上曲折的经历外加不拘一格的授课风格收获了一大批粉丝。除此之外,他还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五期的擂主,在其从教的新都一中自号“最不务正业的老师”……我想,这个满脸络腮胡子,嘴里总谈着诗歌和摇滚的人怎么能教出中国最美的语文呢?带着这样的好奇,我走进了这本书。
这本书不厚,大概14万字,由十六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都包含几个小故事,有点类似于我们平常所写的随笔和教学感悟,但其内容集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生活性于一体,读起来生动有趣而又总能引发人遐想深思。对于一线老师所写的教育类书籍,我一直是把自己当成一名学生来品读的。如果这本书能让我感觉做他的学生很幸福,那就说明这本书里体现出的教者的思想与情怀以及宽广无边的智慧是深受学生敬重与喜爱的。
而我确实被这本书的内容迷住了,书里有很多夏昆老师与她学生相处的故事,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出他的语文课当的起“最美”二字。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夏老师学富五车,讲解文章旁征博引、面面俱到而且从来不看教学参考书。因为他自己就是一部语文百科全书,年轻的时候花了十年的时间熟读《二十四史》并写下了大量的读史笔记,试问哪一本教材或参考书又能比过他呢?第二,夏老师在应试教育的浪潮下仍旧探索适合学生的语文成长之路。在他的课上,先有诗歌分享会,后有百家讲坛,另有音乐鉴赏和电影赏析课,有时候停电了还可以用手中的吉他将就着开一场演唱会,这样的课,学生又怎么会不喜欢呢?第三,夏老师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极大的增强并全方位的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你见过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用于课堂展示分享的高中语文老师吗?你见过把自己写的书签名后当做学生奖品的高中语文老师吗?你见过始终以幽默风趣的口吻让机械的训练妙趣横生的高中语文老师吗?如果做夏老师的学生,这些应该都能见识到吧。
书中除了语文教育之外,还有一些夏老师与他的孩子们相处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又能读到他身为一位父亲的智慧与担当。他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天天,自幼酷爱读书,夏老师从他六岁起就给他把诗词编成故事讲给他听,随着天天一天天的长大,他积累的古诗词也越来许多甚至有时候能说出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常常让夏老师惊叹不已。大儿子是涛涛,一个活泼好动个性十足的淘气包,平素只爱倒腾一些枪炮之类的玩意儿,对读书无感。后来在夏老师的引导下,从武侠小说和与军事战争有关的书籍入手,培养他的阅读兴趣。直至现在,涛涛自己都已经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亮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了,不得不说这是夏老师因材施教的结果。
总而言之,夏老师的这本书值得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研读,而且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和感悟。从夏老师的书中,我读到了一名老师的立足之根与出发之由、我读到了我们教师永远不能低估学生本人的能力和创造性、我还读到了语文教学该有的样子……可以说,这是一本能让教育者和家长同时产生共鸣的神奇之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