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阕词是淳熙二、三年(公元1175-1176年)间,稼轩任江西提点刑狱期间,由于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路经造口,俯瞰昼夜不停流逝而去的江水,思绪也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千古名词。不过,至于词人有没有到赣州城区登上过郁孤台,不得而知。词题中的“造口”,又叫“皂口”,在今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西南60里处;而词中的“郁孤台”就是赣州著名的风景点,很多名人都曾写进诗词,如苏东坡、文天祥等。
大意是: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中,不知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又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这阕《菩萨蛮》,可以说,体现了词人高超的手法,主要采用比兴,写出了深沉的爱国情怀。
首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便有横绝之势。郁孤台,本身就是一个向征,据载,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 ,而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后屡经兴废,仍名“郁孤台”。因此,以郁孤台起笔,本身已暗含词人的忧国思想,而“郁”又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打头,便体现词人满腔磅礴之激愤 。
次句“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疑用隆祐太后被追造口之典,表现词人痛国家之危,愤金兵之狂,而不能雪耻之羞,满腔激愤化为悲凉。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并非西安,而代指宋朝都城“汴京”(开封)。词人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如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此处又将悲凉进一步深化。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郁孤台在章江贡法汇流之处,至此乃称赣江,实际上此处是向北流去,词人言东流,只是畅怀,并非实指。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周济云“借水怨山”,此处“青山”应暗喻“敌人”,而“东流江水”则喻“国家”。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山即贺兰山(郁孤台所在地),江晚山深,暮色苍茫,更显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又暗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此处用鹧鸪声,也是别有深意。据《禽经》张华注:“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仍然表现词人忧北之意,鹧鸪声声,是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还是勾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
可以说,这阕词手法高明,境界极深,乃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
某尝多次登临郁孤台,也曾写过几首有关郁孤台的诗词,试贴一阕,聊供方家一哂。
西河·郁孤台
文瑞地,当年盛事谁记!桥楼堞壁傍垂杨,宋城故垒。自来倦客怯登临,遥思飞入云际。
郁孤上,漫独倚。稼轩豪气应识。风烟十里绕苹洲,鹧鸪暗起。可怜北望数重山,东流依旧江水。
玉虹跨浪逐电逝。问莺莺,春色馀几?鬓雪忽惊芳岁,况长堤寂寂斜晖空对,惆怅无由滩声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