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写于前年,最近我时常翻出来读一读。
就是觉得挺有用的,也能记得一些自己的初心。所以强烈建议你,认真和我再读一遍
1、写作实际上是耕耘心灵
不写作,不知道写作有多累。此时的我,喜欢并欣喜自己创作的每一篇文章,尽管有时候对读者来说未必是好文章,但对我而言,是一种鼓励。
但我知道,写作是累的,特别是刚学写作的时候,当你对写作还没有那么了解,大脑里没有足够的素材和知识支撑时,确实是累的。
我人生中其实出现过好几个不想写作的阶段,印象最深的是学写作的第二年,也就是2010年时。
那时候我刚学写作第二年,因为写作挣的钱远远超过在饭店端盘子的钱,所以拼命去写。
因为兴奋,所以足够热情。随着我对写作的了解越来越深,我写作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导致第一年下半年我就写完了上百篇稿子。
一个人对某件事情可以执着,但不能过于执着,这会伤害极大。就像你喜欢吃某样水果,如果你连续吃半年,你也会厌恶。
大量创作产生的问题就是,第二年开始我对写作不但没有了激情,还产生了反感。最惨的一段时间,我只要打开Word文件,准备敲字时就开始反呕,已经产生了极度的排斥,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
但我又不想放弃这份兼职,更不想放弃这份来之不易的收入,所以我想了一个办法。
在编辑部接稿子都有时限,通常是24小时之后交稿,如果我是今晚8点接到稿子,一般是后天早上交稿。
既然不想主动写,我就被动写。每次把写稿的时间算好,到了不得不写的时候,才爬到电脑桌前开始敲字。
也就是说,我接的稿子需要3小时完成,早上8点交稿,那么晚上我就早睡,第二天早上4点多爬起来开始更文,因为几个小时后你就要交稿,所以你不得不去专注,用这种方式逼迫自己去完成写作。
这是写作初期的难,因为当你的词汇不够,你对写作的理解不够,你大脑内的知识和素材不够时,确实会很辛苦。但亲爱的,请认真度过这段时间吧。
每一个好的写作人,都有过这样一个孤独的经历,我是从去年才开始明白,写作实际上并不是让我耕耘文字,耕耘的其实是我们的性格和心灵。
一个厉害写作人的标配,即是耐得住寂寞。也只有耐得住寂寞,你才愿意去思考,去反思,去获得睿智的种子;耐得住寂寞,才有妙笔生花。
坚持写作,耕耘的是性格和心灵,而真正收获的其实是人生。
2、灵感,这是一个不喜欢采访懒汉的客人
现在坚持写作的人很少有全职的,大部分都是用业余时间去创作,业余时间毕竟不多,所以很多人写作时,就希望能尽快写好一篇文章。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个好素材。
没有创作灵感,没有素材,是写不了文章的。奇怪的是,大多数写作人找不到素材的时候,他会坐在那里“憋”想法,而不是去真正“找”想法。
从2016年年底我开始在自媒体平台上写作,到今天为止,我几乎没有为没有素材写而担忧,事实上我有无数的素材写。
刚在平台上写作时,我有过一小段时间为素材烦恼过,那时候我每天上班时间高达11个小时,没有太多输入的时间,又没有太多时间思考,实在没东西去写。
后来我的朋友曹慧带我去了一家书店,这个书店很奇妙的是它经常会有一些分享,在这个书店里我听了特别多的分享:
摆摊,人活着的另一种可能
在台北拍过无数张照的少年
三年走过20多个国家的92姑娘
18岁就写出《灯火夜微明》的田海遥
听了足够的故事,听了无数的人生,听了无数的想法。
摆摊,人活着的另一种可能现场照
这些,无疑让我的脑洞大开,脑子里装了太多想要给读者分享的好东西。从那时候开始,我对听分享这件事情有瘾,就好像有人喜欢听书一样。
灵感这件事情,并不是随机事件,而是必然事件。
如果你真的花时间去找它们,一定是可以找到的,当你花时间去找素材,那你写出来的作品,一定是通透的,是你愿意一笔一划认真敲出来的,而不是极不情愿地写出一些东西来。
写作,可不是靠憋出来的。取材不在远,只消在充实的人生之中。
以上两个答案,希望能安抚你的不安。
这是我写作的第11年,也是美好的开始,往后余生,很开心能和写作为伴。但同样也愿你,如愿以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