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今天,早上五点半,和老公从上海带着感冒咳嗽的儿子看完急诊赶回嘉善,在寒风里喝了一碗粥,回家给出了一身汗的儿子擦洗、换了一身秋衣秋裤,交给婆婆照顾、喂药,让哭了大半晚的他安稳睡觉。
微凉的上半晌,没有太阳,我飞车到了灵堂,在腰间系上白布条,戴上黑臂章,没有哭,咬着嘴唇,从此,我再没了外公,也是突然之间,从小亲昵到比父母还亲的人,突然离开你,抓不到、喊不回,你只能接受,无法改变。
我不会大哭大喊,我也做不到声嘶力竭,那段时间,天总是阴阴的,我总觉得外公一个人在气喘吁吁地赶路,白天黑夜在赶路,我在下班的路上把车里的音乐开着,然后一个人默默流泪,等到了家里,再擦干眼泪笑着抱儿子。我在接二连三的十月的秋天里失去了奶奶、外婆、大舅、大姨夫、外公,以至于在那之后每年的秋天,我都开始情绪低落、伤怀不已。
人生里,我经历过很多告别,告别年幼、告别学校、告别朋友,一天天都在告别昨天的那个自己。
哪一天不是告别?又哪一天不是重逢?
从跟着哥进火葬间送别外公的那一次起,我对人生的定义,有了质的变化。
以前,我们都在追赶时间、殊不知,你可以拼命努力赶上时间,但却忘了更重要的一件事:
时间追不回、回忆抓不住。
过去比未来更远,我们奔跑在时间的中轴线上,向有生之年的前方追赶,并与身后的似水流年渐走渐远,远到你回不去、记不起。
跟身后的自己告别,是为了现在的自己,而不是未来的自己。能把握的也只有当下,回忆和憧憬都是两头的担子。
每个人的到来与离去,都会教会我们一些什么。
三年前守灵的那两个通宵,我满脑子想的都是:为什么这么快?
三年后的今日,我想起作家余华的一句话: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我们都会走出时间那段轴线,投身苍莽的宇宙,人事物都会淡去,变成一颗粒子,往事凡尘,都是过眼云烟。
来和去,都有自己的时间和定数。
这是外公教给我的最后一件事:学会告别。
我用了三年的时间。
学会告别——三年之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