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1年,1998年上映的经典影片《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经过4k技术修复后,让20年前的故事抖落灰尘,以更迷人的容颜,再现大荧幕。这部在豆瓣评分9.2分的经典作品,不管看过几遍,都是很多影迷心目中的白月光,这部作品,也是我心目中最喜爱的影片之一,影片中有许多令我难忘的元素,诸如历史、阶级、各类音乐风格、音乐人惺惺相惜的友情等等。因此,在两周前的音乐模拟课堂上,我出于对这一部影视作品的热爱,选取了它其中的一个元素——爵士乐,作为我本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可以说,但凡对爵士乐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海上钢琴师》里斗琴时的那首《the crave》。
这堂课看似完满,我却在课堂的最后顿悟了,我犯了最大的错误:我将爵士乐独立于它出现的时代背景、人文历史,电影中出现的若干元素都被我隔离了。若我真是《海上钢琴师》的忠实影迷,我怎么会忽略这部电影暗含的音乐含义?惭愧。影片主角1900他在钢琴上演绎着不同的音乐,在那艘豪华的邮轮上,夜晚的宴会里总是有形形色色的穿着华美礼服的贵妇人、叼着雪茄、西装笔挺的各类大亨,1900总会在这种华而不实的宴会上演绎着灵动、精致的小圆舞曲,为贵妇人们伴奏;而在三等舱的用餐大厅里,他却能和那群被定义为“下等人”的人们打成一片,在钢琴上演奏着充满舞蹈风格的“拉格泰姆音乐”(爵士乐的一种),大家闻声起舞。1900把不同的音乐风格,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人群演绎。由此而知,《海上钢琴师》所呈现的时代背景,更是为不同的音乐风格找到了最纯粹直白的表现方式,而我却忽略了。回想起三等舱内钢琴家与一群贫苦的人们纵情歌舞,原来爵士乐的精髓本就如此:自由,随性,打破传统节奏规则,甚至在某一特定时期,它是只属于黑奴们的音乐:贩卖至美洲的黑奴们,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借歌抒怀,便有了爵士乐雏形。它不同于高雅音乐的精致、“不食人间烟火”,它甚至是“世俗的”。电影中如此直观的音乐风格对比,音乐人群对比,其实更加能够使学生直观的理解爵士这种音乐类型,而我只对我的学生们形容爵士乐它是如何,那么我的学生们是否真正能听懂、区分何谓爵士乐?换一句话说,我将爵士乐这个经典的主题带入音乐课堂,却并没有散发它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它是不完整的,还不如让学生们直接观看电影要来得有效。爵士乐,作为流行音乐的经典,其实很多人都对它有很浓厚的兴趣,包括中小学生。但如果教师选择讲解爵士乐,而却没有真正让学生了解爵士乐所诞生的时代背景,感悟结合时代背景所体现的音乐风格,那么我想,学生们学习到的只有爵士乐的形,而没有爵士乐的魂说到这里,一名音乐教育者,如果眼前的课堂只有音乐本身,其实很能说明问题——将音乐独立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离开人类社会活动,音乐仿佛是上帝赠予人类的礼物,音乐并不是植根于社会土壤的树,而是上帝分时段播撒的种子,开花,结果,人类收获丰收的果实。有人常说,音乐教师对比起那些升学科目的教师而言,非常轻松、简单。音乐教师不需要具备太高的文化素养,“只需教会唱歌就够了”这是许多人对于音乐教师的评价。但这次音乐模拟课堂却点醒了我,音乐教师,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音乐与社会文化都息息相关。一堂音乐课,如果只着眼于眼前的曲谱,那这堂课是失去文化内核的。前几日听谢嘉幸教授的音乐教育课程,他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在二十年前,我那个时代,当我听到一堂音乐课,我感动万分:原来世间有如此动人的事物!然而,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学生在你教授音乐课前早已接触了太多的音乐。”或许音乐对于现在的学生们来说,是见怪不怪的东西了,接触了太多音乐,麻木了,好像懂得了审美,却又并不懂得,更直白地来说,他们接触到的音乐课堂内的音乐,只是属于他们“曲库”中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目录夹杂其中了。但,他们接触到的音乐,只是一段旋律,而绝大部分人捕捉不到超出音乐范围的那种精神物质、文化内核。这也回答了时下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否为传统音乐课堂带来了冲击?”我的答案为否,因为学生仍然需要教师引领感受音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