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一写作群,认识一群有趣的小伙伴儿,那日,有一人说看着一好笑的段子--“我有故事,你有酒吗”,当然是很理想的。但我们凡人的友谊,大部分时候都是“我有垃圾,你有桶吗”。
我还没反应过来,只觉得很有道理。另一人说:“谁人不是垃圾,谁人不是桶呢”?
也对。
这时又有一人跳出来:“不是每个人都有垃圾,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桶。”
深以为然。
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压力,尤其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轻人,有苦说不出啊!快节奏让人难以喘息,总在我们扛不住的时候,找到那么一两知己发泄,对方如若是真朋友,那可能就甘愿当了这桶。我们也会对其感恩戴德,毕竟时间太宝贵了。
然鹅,如果对方没有时间听你倒垃圾,那就确定不是真知己了吗?也不尽然。
第一,对方确有急事要处理或者真的很忙。
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我们有时候也是如此,毕竟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
第二,对方和你想法不同。
从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正因如此,各色人等才能构成这花花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性,有思想有立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也属自然。这种情况下,对方可能不愿意做桶,也很难说出违心的话来安慰你。
第三,对方和你环境不同。
环境的力量巨大,有时候即便两个价值观不同的人只要在相同的困境中,也可能生出一样的感受,所谓感同身受,其实应该是有环境作为前提才好。
第四,对方是假朋友。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人的出现只是为了教会你一个道理,我们称之为过客,时间久了自然了解。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一概而论地去判定对方是不是朋友。但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还是可以尽量做别人的桶,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也有垃圾,但你肯定会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