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由两起儿童拐卖案想到的……

由两起儿童拐卖案想到的……

作者: whh10724 | 来源:发表于2023-08-20 13:16 被阅读0次

晚上哄孩子睡觉后,看时间尚早,我随意拔拉着手机。一篇名为《没被人贩子拐走的女孩》吸引了我的目光,我认认真真的地把它读完了,然后按灭手机,准备睡觉。

但其实我只是躺着,因为文章的内容让我感慨颇多,有愤怒,有惋惜,有心疼,还有很多的无奈……在我心绪芜杂时,我又想到了另一起儿童拐卖案,电影《亲爱的》的原型,被拐儿童孙卓的家人。

同样的悲剧,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结果却有着云泥之别。此时我混乱的情绪终于有了个出口,那就是人在遭遇重大创伤,深陷痛苦的深渊时,到底要如何做才不至彻底沉沦,才能重新获得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到底又是什么才能造就一个勇敢而又坚毅的人。

《没被人贩子拐走的女孩》讲述的是女孩桑英,妹妹妞花还有她们父母的故事。1995年,姐姐桑英8岁,妹妹妞花5岁,和父母生活在贵州。白天父母外出打工,留两个年幼的女儿独自在家,邻居"大伯母"以带她们上街买毛线签子为由,要带她俩走,但桑英警惕性强没跟着走,但可惜没拦住妹妹妞花。妞花被卖到河北邯郸,被一位老奶奶买下,给她的聋哑儿子当女儿。妞花头脑聪明,成绩优异,因奶奶担心她文化高了留不住,六年级便辍学了。

而没被拐卖的桑英和父母的生活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甚至还不如被拐卖的妹妹。

桑英父母在寻找妞花半年未果后,原本干练开朗的妈妈精神开始变得时好时坏,原本温文而雅的爸爸开始酗酒。妈妈要赚钱维持生计,爸爸因酗酒需要照顾,桑英在四年级时被迫辍学了。妞花被拐两年后爸爸死于饮酒过量,第二年妈妈也去世了,原本成绩优异的桑英在11岁时成了孤儿,开始被村民嫌弃、辱骂,十三岁就开始了打工生漄。

结果是姐妹俩都在不断的寻找,俩人终于在26年后得以团聚。

而另一个被改变成电影的儿童拐卖案,人们就熟悉多了。2007年深圳南山区白石州,包子铺老板孙海洋年仅四岁的儿子孙卓被人赎子拐走,此后14年,孙海洋一直在寻子路上,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寻子父亲。

这是大家熟知的故事版本,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位父亲背后的家庭故事,孙卓还有一个姐姐叫孙悦,虽然孙海洋这14年一直在在寻子路上,却没耽误他把女儿培养成一个特别优秀的人。孙悦英文流利,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语言表达细腻准确,性格独立勇敢,一个人周游欧洲,在阿尔卑斯山角滑雪,去冰岛看极光。她将父亲寻子多年的经历写成了书,名为《回家:十四年又五十七天》,因为孙卓是在被拐十四年零五七天后回家的。

同样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被拐卖,同样是多年后孩子被寻回,但两个故事又是那么的不同。

杨新民(桑英的父亲)只是在火车站找了半年孩子就放弃了,不是暂时的,而是永久的放弃。他不只放弃了对被拐的小女儿妞花的寻找,也放弃了对就在身边的大女儿桑英的做为父亲的责任,放弃了对妻子的义务,最重要的是他首先放弃了自己,任由自己在痛苦的深渊中下坠下坠……直到被彻底吞噬。

如果他当时能跳出那个痛苦的深渊,做为一个局外人,来好好地看看那个每天喝得烂醉如泥的自己,看看那个被迫辍学,照顾自己,哭都不敢的可怜的大女儿,看看那个精神状态不佳却要独自负担养家任务的妻子,你真的任由自己被痛苦所牵制吗?如果真的有在天之灵,你看到二十六年后的团聚后,你难道不会为当初自己的所做所为后悔吗?如果当时你能在短暂的沉陷后能够振作起来,一边培养大女儿,努力撑起这个家,一边心存希望寻找你小女儿,以大女儿的聪慧肯定会有个灿烂的前程,二十六年后的相聚肯定要幸福得多。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个人像杨新民一样,深陷痛苦,难以自拔,迅速被生活打败?又是什么原因可以使人可以像孙海洋一样在痛苦中仍然不过度内耗,不忘责任,积极行动,给自己、给家人希望?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思考,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够坚强,极易在困难中抱怨消沉的人。

我觉得应该是格局,可一个人的格局又是什么决定的哪?是这个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过的事。读过的书可以像阳光一样照亮一个人的晦暗的生活,拯救一个濒死的灵魂。走过的路可以像一扇窗一样,让人看到不同的世界,打开蒙尘已久的双眼。遇到的事就像跑到上不期而遇的障碍物一样,让你混沌的大脑、僵硬的腿脚变得灵活而有韧性。这些都如涓涓细流般淌入我们的心田,让我们的内心由干涸滞涩变得湿润光滑,让我们由柔弱的嫩芽成长为参天大树。

而杨新民和孙海洋的经历恰恰印证了这点,两人的相同点是都没读过什么书,都早早进入社会。杨新民返往于贵州当地的农村和城镇打工,没去过远地方。孙海洋出身湖南农村,从小经受过饥寒交迫的生活,先后到武汉、三峡、宜昌等地打工、做生意,最后落脚在深圳。虽说文章中对两位父亲的生平着墨不多,但还是足以窥见两人经历上的差别,一位故土难离,一位走南闯北,由此也不难想象两位所经历的事情肯定也决不相同。而正是这些才撑大孙海洋的格局,让他在遇到劫难时,能很快收拾好自己的情绪,行动起来,而不是像杨新民一样深陷痛苦的泥潭中,完全不能自拔,完全无视妻子和大女儿,以至自己和妻子过早离世,大女儿的少年时代生活异常悲惨。

在二十几岁听到"格局"这个词时,总觉得它虚无缥缈,不是我一个普通的人能谈论得起的样子。但随着年龄增长,格局跟性格一样,如影随形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决定着我们为人处事的方式,决定着我们是鼠目寸光,还是高瞻远嘱。有了大的格局,即使我们的人生不是那么的光芒四射,我们的内心也会安静祥和。

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格局变大,我们要先让自己的生活休面,而坚难的生活中做到始终体面的人是需要一些特质的。第一个就是要独立,尤其是女性,不管是经济还是精神上都要做到完独的独立,而且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如此,太多的女性因为需要仰人鼻息,而把自己活成了悲剧。第二是懂得及时止损,这是件看似简单,执行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人们对于付出的东西,不管是金钱、感情、时间都想要一个好的结果,如果没达成可能会产生消极怨恨的情绪,甚至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最终抱憾一生。而能跳出这个困境,认真思考的人却极少。所以一定要拿得起放得下,付出的东西已经沉没就不要再因此失了东山再起的勇气了。第三是做好情绪管理,年轻时觉得这个词很扯谈,情绪顺其自然就好为何还要管理,但现在人到中年,经历一些事情会才明白,情绪就像一头野兽一样,不加以管理,有时会错失良机,甚至酿成大错,而这又是可以避免的,是不是一件让人无比懊恼的事情?

明白这些逻辑后就让我们在能读书时读书,能多走多看就多走多看吧,让我们在这艰难的世界中把自己的格局撑大,不管遇到什么事内心都有能量去解决,而不是被轻易地打倒。不管怎样都不要失了好好生活的勇气,失了让自己和家人幸福的能力。

相关文章

  • 《呵护稚嫩》

    我参与办理的第一起涉及孩子的案件是拐卖儿童案。 那是2000年的初春,受害儿童是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被拐卖到临沂来的...

  • 随时提高警惕,保护很自己

    这两天被梅姨拐卖儿童案刷屏了,这些年看到类似于拐卖儿童妇女的文章,真的不敢点开来看,不敢也很害怕,孩子对一个家...

  • 当爱已成往事

    序言:近日,南京市江宁分局抓获逃犯黄某某,成功侦破1989年浙江省的一起拐卖妇女儿童案。拐卖妇女是常有的,我国的电...

  • 由江歌案想到的

    最近几天,江歌案事件持续发酵。在看完《局面》的视频报道之后,渐渐地知道了整个事件的全貌。有几点感受:1、理解江歌妈...

  • 由少女弑母案想到的

    最近少女弑母案这条新闻闹的沸沸扬扬,黑龙江少女陈欣然将自己母亲捆绑囚禁在家中,最后不幸导致自己母亲死亡。 ...

  • 由失踪案想到的

    这段时间网上传的特别火热的一件事情,是杭州53岁来女士离奇失踪案.而失踪案始佣者却是来女士的枕边人也就是来...

  • 由南京水库案想到的

    这两天一段视频在网上火了,一个黄衣女子在南京的某水库旁水库旁系鞋带时被同伴黑衣女子推下水中,黄衣女子本能的揪住黑衣...

  • 司考刑法分则罪名(四)

    9.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 2023-01-17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拐卖儿童罪与拐骗儿...

  • 我亲历的一桩儿童拐卖案

    大年初一,孩子正身穿新衣新裤,满院子蹦蹦跳跳,追着两个姐姐打闹,小脸胖嘟嘟的,小朋两口子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一家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两起儿童拐卖案想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jz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