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有颜如玉,书中有黄金屋,书中还有人生百态,那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今天一好友发了这样一句话:说我身上带有学生的某些臭毛病,他也是这样过来的。想了想我接受,便回他:原以为过了愤世嫉俗的年龄,学会了接受,好像还是没怎么融入俗世。他接下来的一句是:读书少,想的多。简单的六个字,听出了一种赤裸裸的讽刺。
这种互怼很伤感情,用一词“切”表示不接受,因为更喜欢那种爱读书会读书的人。后来这样回了一句:读的书多了,自然会做到雅俗共赏,别那么瞧不起爱读书的人。对方来了句:你扪心自问,读书的目的是什么?键盘上飞快的敲了一句:寻得宁静与力量,对抗现实。反问他:不读书的人会懂吗?
他没有回答,答案于我无所谓,于他也许有用、也许无用,不深究。这几天聊得有些多了,扯完这桩又扯那桩,玩性突发时更用几句蹩脚的英语。现在看看,都是一些无深度无营养的话题,谈不上思想上的碰撞。不过对聊天另有了一种看法:偶尔聊聊俗的无伤大雅,聊得久了必伤感情。因为从彼此说的话,我们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原来对方是这样一个人。
就如对方说:我矫揉造作,或许心底藏了句:真会装;而我则看到一颗一穷二白的灵魂,正应了那句: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谈过书籍,对方说一本《金瓶梅》顶得上所有,听说这本书俗的极有艺术。等我的思想摆脱单一纯美的枷锁,等我真正做到雅俗共赏,既喜欢阳春白雪的经典,又能从下里巴人的作品中看到到不俗,说不定也会喜欢这部俗到极致的作品,暂且按下不表。
很多时候,我们谈的话题是“爱情”。前几日微读上买了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什么》,还没看了,这几日的聊天算是前奏吗(想用“交流”一词,然而感觉并没有达到交流之境,在此用“聊天”一词更为贴切)?聊得没意义的我一般会删掉聊天记录,有点手快啊,等这本书看完再不迟,也好与书中的做一番比较,既已删也就不扼腕叹息了。还有就是这本书买一赠一,不知赠予谁好?
以前写过这样一段话:觉得自己的灵魂有些贫乏所以选择读书,安安静静在书中徜徉可以释放我的小情绪,短时间足以安慰我,读久了定会完善灵魂。这是我以前对读书的看法,即大家常说的一句:你的气质中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所有读过的书终将与我们血肉融为一体,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当问到读书的目的时,我敲下的是:寻得宁静与力量,对抗现实。毕竟梦还未倒塌,一路上有亲友的呐喊,有自己不曾抛却的坚持:看清了现实,但初心不改,有梦为马,天涯荒漠皆可栖。还有我坚信的纯真美好的爱情,终会遇到,不需要急躁不需要担忧,相信会遇到另一个有趣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