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一提写作,大多数人就头疼。读了这么多,上了这么多学,考了这么多场考试,作文一直是都是大多数人犯愁的存在。
我们写了这么多文章,有被动的有主动的,一直到现在,也在陆陆续续写一些日常小事,记录生活,可是,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究竟什么是文章写作?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
《普通写作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里是这样解释的:文章写作是人们作用书面的语言文字反映事物、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具体表现就是制作成文。
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写作记录下你的所见所闻所想,也可以将你所学所悟所想要分享的一切,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便是文章写作。
那么文章写作形式多种多样,怎么样才能是好的文章呢?
《教程》里写到:任何一篇好文章的产生,都要经过由写作的主体与客体彼此结合、相互作用的双向运动,并要实现“意”能“称物”、“词”能“逮意”的能动转化;它既受着外在和内在的许多因素的制约,又是写作的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的许多要素,在一定条件下的交融和统一。
简单说来,就是写作的主体(作者)与客体(读者)之间的精神互动与联系。你写的文里正好有读者想要的内容,你们的精神有了共鸣,好文章也就有了。这便是精神的交融和物质的统一。
回想以前写的许多文章,大多都是一个人的独白。记录下一个人的日记,在那自顾自的说,说着说着,自己还感动的一塌糊涂。可是拿过去给同学看的时候,得到的反馈都是友好又不失礼貌的评论:挺好!
现在想想,以往的文章里,基本上都是记流水账,并没有自己的思考:我从这件小事中学到什么了?为什么这事这么错的这么离谱,我却还是有下一次?我踩到的坑怎样才能避免呢?那如果我分享这件事出去,怎样才能让我的好友们避免踩坑呢?
诸如种种,我并没有做到这般深沉思考,写文前,我基本上做到的只是“反映事物”,至于“表情达意”与“交流思想”就不知所云了。
至此,要想写好一篇文章,我们不防和自己来一场对话:这篇文章写什么(立意)?我要怎么写(结构形式)?我为什么要写(思想)?
就好比我们做过的无数阅读理解题一样:通读全文,简单概括这篇文章;细读下面这段话,说一说好在哪?这篇文章提现了作者什么情感?等等。
若是我们也能将自己写好的文章,用来当成阅读理解题来细细品一下,推敲一下,大致就能体会到读者想要的情感输出是什么了。因为只有把自己当成读者才能更好的体会到读者的需求。
写作从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可以一天整成范冰冰,却不能一天变为林徽因。所以,还是贵在坚持,坚持阅读,坚持学习,然后持续输出,这是一个终极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