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
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
他师从胡适先生,
与傅斯年、周汝昌、季羡林等为师兄弟。
在日本学者看不起中国学者的年代,
惟对于他和陈垣先生,则推崇备至。
他是顾颉刚。
顾颉刚1893年5月8日生于苏州悬桥巷顾家花园,祖父为他取名诵坤。
(小编也是5月8日出生的)
顾家是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康熙皇帝下江南时,曾特地题写"江南第一读书人家"赠之。
由于数代单传,所以顾颉刚一生下来就成了掌上明珠,家里不仅希望他能传宗接代,更希望他能延续顾门书香。
年仅两岁时,祖父就迫不及待地教他识字,顾颉刚果然是一颗读书种子,从小就对书感兴趣,六七岁时已认识几千个字,能读些唱本小说和简明的古书。
被老妈子抱上街时,两边的招牌他都能一一认出,街上行人大为惊叹。
(小编六七岁时还在和泥、过家家呢)
母亲因为患肺结核很少照顾他,小时候最疼他的倒是祖母。
3岁那年因为尿床被母亲赶下床,从此一直跟着祖母睡,直到结婚乃止。
幼时祖母怕他受到伤害,一直让人抱着他,不让他下地,吃饭也让人喂,碰到吃鱼,一定要把刺挑净了才给他吃……
娇生惯养的结果是,顾颉刚生活自理能力极差,6岁上私塾时还不会端碗,一辈子都不会吃鱼。
"我的一生,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我的祖母。简直可以说,我之所以为我,是我的祖母亲自塑铸的一个艺术品。"
——顾颉刚
祖母在生活上对他十分宽容,但在读书上却特别严格。一次天下大雨,顾颉刚想逃学,祖母却严厉地说:就是下铁,你也得去。
由于没有什么玩伴,童年的顾颉刚把兴趣都转移到了书本上,从中寻找自己的乐趣。
当年观前街一带有20多家旧书肆,书很便宜,他常把吃零食的钱拿去买自己喜欢的书,一年下来居然可达五六百本之多。
12岁那年,顾颉刚做了一篇题为《恨不能》的文章,表示"恨不能读尽天下书"。
和许多人一样,少年顾颉刚也曾做过一段文学梦。中学时代,他和叶圣陶等几位好友成立了一个诗社,因为叶圣陶最具文才,便做了社长。
顾颉刚开始还很热心地跟叶圣陶学习写诗填词,后来发现自己没有文学的灵感。
自称"怀了创作的迷梦约有10年,经过了多少次的失败,方始认识了自己的才性,恍然知道我的思想是很质直的,描写力是极薄弱的……从此不敢再妄想'吃天鹅肉'了。"
于是决定弃文从史。
1913年3月,顾颉刚从报上看到北大的招生广告,便与同学一起前往上海考点报考,结果以第九名的成绩考取北大预科。
4月底去北大报到时,毕业生还没有离校,学校暂时安排他住在前门外西河沿旅店。
从小,顾颉刚基本上都是在读书求学中度过的,长辈管教极严,内心十分压抑和孤独,这时离开家庭,就像鸟儿飞出了樊笼。
此时学校没什么事,住处旁边又都是戏园子,票价又便宜,于是顾颉刚天天去看戏,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戏迷"。
后来开学了也沉迷其间不能自拔,常常上午课间去买票,下午去看戏,有时连课都不上,自称"全北京的伶人大约都给我见到了"。
由于沉迷于看戏,又生病休学,再加上他选的农科中数学和制图两门课都非他所长,最后顾颉刚未能按时从预科毕业。
按照规定,预科没毕业的学生是不能参加升学考试的。于是他急中生智,临时给自己取了个"颉刚"的名字,1916年夏,顾颉刚以"自修"身份考入北大哲学系。
(在留言处说说你们的名字是这么来的吧,小编先说:是算命老先生给我取的,老爹告诉我当时花了2块钱)
顾先生作为史学界名家,为了提携青年,在不厌其烦反复修改他们的稚嫩论文后,还凭借自己的声誉与青年们联名发刊。
经提携的青年成名后,顾先生则悄悄把自己的名字去掉。
如今成为著名学者的童书业,当年仅是一名校对员,没有学历文凭,顾先生读了他的文章后怜惜其才,邀来身边工作学习,按月从自己工资中分出一部分作为他的薪水。
致使自己的生活到了捉襟见肘地步,校方拨出一笔款救助他,顾先生却把这笔款用来做奖学金,资助4名交不起学费的学子。
有人对顾先生的做法不理解,顾先生则云:“但开风气不为师,一个人起不了什么作用,但能倡导风气,拔擢人才,我个人是微不足道的。”
顾颉刚
钱穆
国学大师钱穆的出道也与顾颉刚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1929年顾颉刚回苏州养病时,偶然读到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书稿,大为欣赏,当即对钱穆说:你不合适在中学教书,你应该到大学教历史。
随后即推荐钱穆到燕大,并请他为《燕京学报》撰文。
不久,钱穆就撰写了一篇名为《刘向歆父子年谱》的文章,该文章在伪造经书问题上完全与康有为唱反调。
虽然顾颉刚是康有为的拥护者,但他接到钱穆的文稿后却毫不以为忤,并且还为文章改了更合适的名字。
此文在《燕京学报》一发表,立刻引起轩然大波,钱穆也因此一举成名。
"颉刚不介意,既刊余文,又特推荐余至燕京任教。此种胸怀,尤为余特所欣赏。"
——钱穆
顾颉刚不久后又力荐钱到北大任教,在致胡适的信中,他说:
"我想,他如到北大,则我即可不来,因为我所能教之功课他无不能教也,且他为学比我笃实,我们虽方向有些不同,但我尊重他,希望他常对我补偏救弊。"
这样卖力荐人的,在学术界并不多见。
顾颉刚一心为学,但他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痴,相反,他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学者。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不敢抗日,并且将民间抗日的消息封锁起来。
1933年,长城一战,丢了热河,河北成了前线,燕京大学师生捐款、捐衣支援前线,成立了抗日会,大力宣传抗日救亡运动,顾颉刚被选为宣传干事。
但是因为一般民众并不识文字,这给顾颉刚的抗日宣传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当时,北方农村里大鼓书最流行,只要一人弹弦子,另一人打鼓兼唱,句子长短不拘,接近白话。
顾颉刚便在报上登一征求鼓词广告,列了许多题目,两个月内收到40多篇,如《翠红姑娘殉难记》、《淞沪战》、《哭朝鲜》,由郭绍虞、吴世昌等审阅并付印,揭露日寇的血腥罪行,激起民众的义愤。
并将发行机构定名“三户书社”,取“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意。
起初对销售无把握,每种只印五千册。谁想到,推销到小书摊里,很快就卖光了。其中《宋哲元大战喜峰口》得到北平守军宋哲元的赏识,他大力支持“三户书社”,出资一千元赞助,另有一千元奖给顾颉刚个人,顾颉刚立即送给书社作补贴。
话说上古初民,了无文字,若是那英雄伟绩,往往诉之歌谣,口口相传。时间既久,传说者添油加醋,被文人记载古书时,早已失去了本来面目。
大凡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大禹治水之类的传说,可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人物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免为古人口耳言说的一时兴起?
顾颉刚想起祖母在他小时候讲的那些故事,在江南,在江北,在齐鲁,在很多地方都有流传,讲起来却都不一样。
就像那个孟姜女的故事,本来不过是杞梁妻哭自己战死的丈夫,可后来秦始皇来了,长城来了,杞梁妻的泪水却隐在了幕后。
那么中国的古史是不是也这个样子呢?于是,他尝试着提出一个观点,中国的历史是层层积累而成的,就像是一团火,被最初者点燃后,不断地有人加柴薪进来,也许其后势如燎原,可那团初火的样子,又有谁能记得?
顾颉刚的观点出来以后,对中国的文化界是一次大冲击。
那时正好承新文化运动余绪,诸多健将欣喜地打破旧观念,以科学眼光整理国故。
一群朋友,如钱玄同、俞平伯、刘大白、郑振铎等人也和他一起思考,出了一篇又一篇审视古史的论著,结集为《古史辨》,而他们也被称为“古史辨派”。
顾颉刚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一口浓重的苏州乡音也让人难以听懂,不像是他曾发现并举荐过的一样言语风流。
他能做的只有藏书,读书,写文,在风起云涌的大浪潮中,出版《吴歌甲集》,主持标点《二十四史》,在上古史、历史地理学、民俗学上都蔚为大家。
顾老为人沉默低调,读书九十载,藏书如海,著书等身,今天是顾老逝世37周年,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这位爱国学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