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 山坡羊·骊山怀古
作者 张养浩
创作年代 元朝
文学体裁 小令
山坡羊·骊山¹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²一炬³,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⁴。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词语解释
1、骊(lí)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
2、阿(ē)房(páng):即阿房宫,秦朝宫殿群,规模宏大,建筑华丽。故址在今陕西西安的阿房村。
3、一炬:一把火。相传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咸阳,放火焚烧阿房宫。
4、萦纡(yū):回环曲折。
参考译文
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奢侈,现在在哪里?只看见了草木稀疏,水流回环曲折。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周、齐、秦、汉、楚各国。(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了土;输了的,也都变成了土。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诗文自成一家,与元明善、曹元用齐名,号为“三俊”。散曲以豪放著称。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诗文集《归田类稿》和政论集《三事忠告》等。
相关链接
元曲
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两者都使用当时流行的北曲,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作品,因此常被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同唐诗、宋词并称。尤以杂剧的成就更高。
散曲
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无宾白科介(说白及动作提示),便于清唱,有别于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小令(与词中的小令不同)两种。散套通常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组成,长短不论,一韵到底。小令通常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可以重复,各首用韵可以各异,有别于散套。又有以两支或三支曲调为一个单位的“带过曲”,也属于小令的一体。元明两代盛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