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玉,温润而泽——
这是《妖猫传》中白居易给我的感觉,虽然诗人癫狂的性格特质透过夸张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来,但骨子里的温文尔雅还是倾泻而出。一如这部玄幻奇特的影片带给我感觉,虽荒诞夸张,骨子里却是优雅温润。
《妖猫传》的宣传片出来的时候,我就被其玄幻的故事情节和瑰丽的画面吸引,这是怎样的故事呢?按捺住最初内心的心动,时过境迁,内心那封存的一隅还是被挑动,一发不可收拾。
长达2个多小时的故事,我一眨不眨的看完,没有想要拉动进度条的冲动。故事情节层层迭起,节奏快速,一波疑点刚落下,另一波又起来,撩动的人欲罢不能。
整部电影似乎就是千古名篇《长恨歌》的注解,学术一点讲就是长恨歌的创作过程及创作背景,之所以叫《妖猫传》是因为故事就是通过这只妖猫展开的,它是主角。其背后的凄美而令人唏嘘的故事就这样一点点的通过白居易和空海两个侦探在猫妖的参与下慢慢展开。
一只口吐人言的猫,这样玄幻的设定很容易令人浮想联翩,也不住猜测这将是怎样的故事。猫开始不断地制造杀人事件,每一次事件的发生,都开始展现出一点线索,似乎都指向杨玉环这个人。恰好白居易正在查找关于杨玉环的资料,为他的创作《长恨歌》而努力。
故事的落脚点就是探索杨玉环和唐明皇的爱情,那个“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传奇美人杨玉环到底是怎样的人?她和唐明皇那惊世骇俗的情爱着实令人唏嘘,恩爱缠绵的结局是被赐白绫的悲惨。男女情爱在政治权力的斗争前总是如此不堪。这是我们熟悉的版本。我相信唐明皇对她的爱是真实的,对她的宠也是情真意切的,否则不会想方设法让她从儿媳变成妃子。而最后的赐死也是实在逼于无奈,不得已。
那《妖猫传》想要探讨的又是什么呢?
当我们脑海中雍容华贵的杨贵妃突然以纤细苗条的混血儿的形象出现的时候,让人大跌眼镜,能不能虚化她的形象,好得留一念想啊,杨贵妃怎么是这个形象,哪怕你有野史证明杨贵妃就是混血儿,但胖总是事实吧,怎么也没有了,更重要的是这个杨贵妃没人让感到惊艳啊,还不如让杨雨绮来演,好得她微胖却性感,比较贴合杨贵妃。
当说到“原来她是这样的奇女子”时,有种时下各种网络小说对女主角的描述的即视感,总之这是个奇女子,怎么奇来着,就是设计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极乐之宴。除了特效,没觉得多神奇啊。
她和白鹤少年的对话中,俘获了白龙的心,就是因为她共情了白龙无依无靠没有亲人的脆弱的情绪情感。
但神奇的是我竟然慢慢地接受了这样的杨贵妃,她的无奈,她的聪慧,她的善解人意,我甚至猜测历史中的杨贵妃应该也是有这样的内在美的,否则阅尽人间美色的唐明皇怎能会沦陷呢。甚至也开始接受了这样的杨贵妃的外貌,虽不是倾城倾国,但也令人赏心悦目。
包括那个放荡不羁的李白,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事态的发展似乎意料之中,却也出乎意料。权力斗争之下,杨玉环必死是毋庸置疑的,但猜得到结果,却猜不到过程。
当空海和尚从杨贵妃的棺材中惊魂未定的大口喘气,看着盖棺材的石板上大片红色,指出那是人死之前挣扎的时候手指划出来的血痕的时候,那种巨大悲痛和窒息感席卷而来,一代红颜如此惨死,比我们熟悉的历史要残忍得多。所以后面白龙的行为顺理成章的被我们理解了。
是的,我知道电影表达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或许就是我们熟知的,或许不是,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其探讨的爱与情感的主题。
《长恨歌》里凄美的爱情绝唱的背后是令人唏嘘的人性之恶以及人性之美交织的复杂纠缠。
友人说我仍是少女心,喜欢看电影文学。嗯,其实我想说我的青春期来的太晚,我的情感其实封闭了一段时间,而今重新打开自己去感受去感悟,这些才是真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