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ひがしのけいご,Higashino Keigo),男,1958年2月4日出生于日本大阪,日本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达成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

1.最早——《放学后》(1985)
《放学后》是使东野圭吾一举成名的作品,代表作之一。虽然标题写着最早,但是这并非他的第一部作品,而是第一部被人所广为流传的作品。当初大学毕业后的东野圭吾被分配到日本电装公司成为技术工程师,但他认为上班的日子太没有意思了,千篇一律,而且工资不多,所以想到写作赚取额外的外快,因此开始写作。两年两部作品的准备和积累,在1985年,《放学后》以绝对优势摘得日本推理小说界最重要的新人奖——江户川乱步奖。从此正式出道。
内容简介:故事发生在一所女子高中学校,该书的主人公前岛老师为了生存,在女子高中教书,但他本人对教书无一点兴趣,私下被学生称作“机器”,但由于前岛三次在放学后遭人暗算,内心十分紧张。前岛是射箭社的指导老师,在一次放学后的社团活动结束时,与射箭设社长惠子同学一同前往更衣室时,发现在男更衣室中毒身亡的村桥老师,警方随即展开一系列调查,因为一直遭到暗算,所以前岛老师对此案也十分挂心,并了解到该校麻生老师与村桥老师关系密切,但案子总是并无大的进展。然而不久后的学校运动会上,原本扮演乞丐的竹井老师提出要与前岛老师更换角色扮演小丑,却不料被小丑的道具酒瓶中的毒水毒死。而这毒刚好与村桥老师所中之毒一样,警方知情后,认为凶手真正的目标可能是前岛。没过几天,前岛又遭到一辆小轿车的撞击,幸好得到学生高原阳子的救助,同时从高原口中听到案件的真正隐情。前岛经过自己的分析与取证,终于找出了杀害那两位老师的凶手,案件已破。可是前岛却仍被暗算,被人所伤,凶手居然是他的妻子。
经典语录:那些青春期的脆弱自尊,轻易不得触碰,那极有有可能成为对他或她一生的打扰。我们都曾经历那样纯粹、易碎的青春,只是时光的磨砺已让我们懂得逃避与忍气吞声然后慢慢遗忘自己曾经的青春。
推荐理由:这部作品绝对是东野圭吾早期作品,透着浓浓的青春感,属于校园本格推理作品。作品并没有太多的情节伏笔,偏重设谜解谜以及逻辑推理,更多的重点摆在“凶手是谁”的意外性上。对于《放学后》来说,最为出色的内容,就是描写密室杀人和破解的过程,密室本身的构造虽说简单,但是他为了烘托密室杀人的氛围,独具匠心的设计了两个密室诡计,增加了作品的悬念。东野圭吾在这部作品中也有较为多的情感矛盾的描写,比较巧妙。
专业评价:东野圭吾的《放学后》具备了推理名作的所有条件。 ——关口苑生(江户川乱步奖评委,日本文艺评论家)
影像化:1986年3月27日在フジテレビ系(富士电视系)——木曜ドラマストリート(星期四 drama street),山下真司、志村香、远藤由美子主演。
2.最巅峰——《恶意》(1996)
《恶意》是东野圭吾挑战悬疑小说写作极限的佳作,是以加贺恭一郎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的第四部,该系列的上一部作品是《谁杀了她》,该系列的下一部作品是《我杀了他》。《恶意》被媒体和读者列为东野圭吾的巅峰之作。
内容简介:畅销书作家日高邦彦在出国的前一晚在家中被杀。命案现场的发现者是作家的新婚妻子,及同样身为作家的昔日同窗好友野野口修。加贺恭一郎参与此次案件的调查。经过一连串的抽丝剥茧下,很快的加贺根据现场的烟头以及死者的朋友野野口修的口供等等确定他就是凶手。在彻查被害人与凶手的过去之后,警官面对案情、手法均平淡无奇的事实,却感到如坠万丈深渊般无边的寒意。而关于野野口修杀害日高邦彦的犯罪动机,野野口修的每次口供都不相同,最后通过加贺的一再调查下,得知真相:野野口修的杀人动机是“总之我就是看他不爽”,源于这种恨意让野野口修杀死了日高并在其死后尽一切可能的让其身败名裂。
经典语录: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最美的爱情。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原罪被放大,总有一角照出自己。
推荐理由:本作可能是东野圭吾至今最棒的一个诡计,也是东野圭吾式查案的一个淋漓尽致的展现。当然,称这本书为社会派当然是不准确的,因为这本书有一个新本格的惊艳诡计,整个阅读过程也绝对精彩,扣人心弦,欲罢不能。其颠覆传统的创作手法逐渐将真相拨开,呈现在读者面前,将“人性”中深沉的恨意展露出来,让人不寒而栗。
专业评价:1.东野圭吾最得意的作品,将读者从头到尾彻底欺骗。——《读卖新闻》2.小说早早就将凶手置人眼前,却以大量篇幅探讨作案动机,实在扣人心弦。——北上次郎(知名文学评论家)
影像化:NHK综合电视台改编为日剧,2001年11月19日~12月17日播放,剧中剧中加贺恭一郎角色名字更变为西原甲子男,间寛平饰西原甲子男、佐々木蔵之介饰野々口修。
3.最情感——《白夜行》(1999)
《白夜行》是东野圭吾于1997年开始在期刊上连载,直到1999年以书籍形式出版。本作将无望却坚守的凄凉爱情和执著而缜密的冷静推理完美结合,被众多东饭视作东野圭吾作品中的无冕之王,被称为东野笔下最绝望的念想、最悲恸的守望,出版之后引起巨大轰动,使东野圭吾成为天王级作家。
内容简介:由于母亲与自己家当铺雇的人在家里偷情,桐原亮司跑到废弃大楼的通风道里玩耍,却看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好友雪穗实施侵害的不堪一幕,扭曲的惊惧与愤怒使得11岁的他用长剪刀刺死了自己的父亲,之后西本雪穗的母亲及“母亲的情人”也“意外死亡”,随后她被优雅独居的唐泽礼子收养。没有了完整家庭的少男和少女,在惨剧发生后度过了平静的七年,然而,桐原亮司发现当年的案子还是有人在查,而且,已经开始怀疑到自己和唐泽雪穗身上了。没有家庭温暖的二人,为了不让自己的罪行被发现,用尽各种手段把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一除掉。 这一切的起因竟是少女的母亲由于家庭窘迫,为了钱硬逼着自己的女儿出卖肉体,幼年不幸的经历让雪穗的心灵从此失去了阳光,而亮司基于各种复杂的情愫一直暗中帮助雪穗报复迫害她的人,同时也帮她一步步铲除一切妨碍她成功障碍。最终桐原亮司为了让警察不追查到雪穗,用剪刀自尽,而雪穗面对桐原亮司的尸体,一次也没有回头。
经典语录: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推荐理由:本作争议很大,有人说根本不是推理小时,甚者更言是言情小说。不论争议事实与否,都不可否认这是一部给心灵带来触动的作品。有人说本作与上文推荐的《恶意》同享光辉与荣耀,这两部作品恰似两生花——《白夜行》为了爱粉身碎骨,《恶意》因为恨万劫不复。在这部小说中,东野圭吾大胆地尝试了一种写法,即让男女主人公始终处于“被注视”的状态。一个跨越十九年的案件及其所牵涉到的其它案件,全部从其他参与者或者旁观者的角度来描述。且小说以日本泡沫经济时期为背景,在文中多次出现“泡沫经济”一词,也可以看出东野作品社会化,多元化。《白夜行》整体依旧黑暗阴郁,文学性加大,推理淡化,氛围和描写至上,备受推崇。
专业评论:1.小男孩对于“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的念想,是那段素净却因此注定无法实现的爱情。就是因为这段爱情,东野圭吾才保留了日本文学一向迷恋的永恒悲伤。——东方早报。2.东野圭吾对情感的刻画常常跟紧张的推理悬念扣在一起,处理得出人意料,不落俗套。——新民晚报。
影像化:2006年拍摄日剧,山田孝之、绫濑遥主演;2009年由韩国拍摄为电影,孙艺珍、高修主演;2010年由日本再次拍摄为电影,堀北真希、高良健吾、船越英一郎、户田惠子、姜畅雄主演。
4.最震撼——《嫌疑犯x的献身》(2005)
《嫌疑犯x的献身》是东野圭吾“伽利略系列”的第三本小说,是其发表作品迄今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作品。同时获得直木奖和本格推理小说大奖,更受到评论界、媒体和广大读者的如潮好评,创造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同时摘得“这本小说了不起”、“本格推理小说Top 10”、“周刊文艺推理小说Top 10”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总冠军。
内容简介: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为救靖子,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神以数学家缜密的逻辑思考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为靖子提供了天衣无缝的不在场证据,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以令人惊骇莫名的诡计诠释了一份无比真挚纯粹的爱情。
经典语录:你我都不可能摆脱时钟的束缚,彼此都已沦为社会这个时钟的齿轮,一旦少了齿轮,时钟就会出乱子。纵然自己渴望率性而为,周遭也不容许,我们虽然得到了安定,但失去自由也是不争的事实。
推荐理由:东野圭吾的集大成之作,汇集了大部分东野圭吾最常用和最擅长的写法以及内容,主题也是东野圭吾小说那种主题的代表,看了这本书会对东野圭吾有一个基本的、相对准确的认识。作品为本格推理小说,但和一般的推理小说的推理叙述方式不同,全书有十九章,但是开头的两章就已经将谁是犯人、犯罪的过程及犯罪实施的结果这三大推理小说的重要因素全部呈现给了读者,可以说将一般逻辑上的谜底已经解开了。全书的遣词造句精炼简明,并没有过多的渲染技巧,可以说整个小说都是用一种接近真实的朴实语气来展开剧情的。
专业评论:他将骗局写到了极致。——直木奖评语。
影像化:1.2008年拍摄电影,福山雅治、柴崎幸、堤真一、松雪泰子主演。2.光线影业与深圳中汇影视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宣布,确认改编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中国版电影,苏有朋再执导筒任中国版导演,定于2016年上映。
5.最温馨——《解忧杂货店》(2012)
《解忧杂货店》是东野圭吾的长篇悬疑小说。获得第七届中央公论文艺奖、苹果日报翻译小说销售排行榜连续两季第二名,中央公论文艺奖,荣登纪伊国屋、诚品、博客来、金石堂各大排行榜第1名。这是继《白夜行》后,东野圭吾最受欢迎作品。不是推理小说,却更扣人心弦。
内容简介:现代人内心流失的东西,这家杂货店能帮你找回——僻静的街道旁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绝症,年轻女孩静子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他们将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随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断发生。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会,将如何演绎出截然不同的人生?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东野圭吾
经典语录:你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
推荐理由:我觉得这是一本在给我讲道理的书,没有黑暗的背景,很温馨,很亲切。东野圭吾写过很多揭露人性丑恶的推理小说,但是同时也彰显人性的善意。在这本《解忧杂货店》,浪矢爷爷几乎就是东野的化身。浪矢爷爷说:“这么多年咨询信看下来,逐渐明白,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浪矢爷爷总是很认真地回复别人的问题,哪怕是恶作剧。他说:“我不但要写回信,而且要好好思考再写。人的心声是绝对不能无视的。”所有的回答都非常温馨、主流,以爱和家庭为核心。这部作品被划分到悬疑小说,但是尽管不是正统推理小说,但是比起阴郁的背景,这部作品能让所有人接受和喜欢。
专业评论:1.作品超越推理小说的范围,却比推理小说更加扣人心弦。——《中国青年报》。2.能否找到答案呢?其实也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解忧杂货店》的畅销板上钉钉地证明了一件事情:在这个人人号称屌丝的时代,我们的烦恼、忧愁、惊惧实在太多,安全感、笃定感、幸福感实在太少,因此,一家号称“能找回现代人内心流失的东西”的杂货店,才能如此轻易地走进读者心中。——《新京报》。
影像化:2015年10月29日,英皇电影及万达电影正式宣布获得东野圭吾畅销悬疑小说《解忧杂货店》的华语电影及电视版权,电影预计将于2016年开始拍摄,并于2017年上映。
6.最东野圭吾——《我的晃荡的青春》(2015)
《我的晃荡的青春》是东野圭吾的一部自传体随笔集,讲述了他从小学、初中、高中及至大学的那段青春岁月。东野圭吾通过这本书真诚而有趣的讲述了其成长经历,这不是优等生、特长生的制胜秘笈,更不是成功逆袭的人生传奇,这是一个普通生的青春手记。
内容简介:他是一个从小学“晃荡”到大学毕业的平凡孩子:小学时,他痛恨读书,没看完过一本书;初中时,他进了远近闻名的坏学校,唯一的愿望是能四肢健全地毕业;高中时,他痴迷李小龙,“远大理想”是能考上扫尾大学;高考落榜复读,他依然是全校最没心没肺的快乐学生。他在一个普通家庭长大,上的全是普通的学校,十几年间,没有进过特长班,没有请过补习老师。正是这段“晃荡”的青春岁月,让他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成长,养成他笑对挫折的勇气与胸怀,保全了让他受用一生的所有天分。如今,他已连续多年获得日本“年度最受欢迎作家”,被媒体誉为“百年一遇的推理大师”。他叫东野圭吾。这本书讲述了他从小学到大学这一人生关键时期的真实经历。
经典语录:我把青少年时期所有快乐的部分写成了《我的晃荡的青春》。
推荐理由:东野圭吾的最新作品,不是推理小说,不是悬疑故事,是一本普普通通的自传——属于东野圭吾这个名字的自传。“这是一本比小说还好看的自传”、“如果不是东野自己写的该怎么办”、“东野老师你的青春这么晃荡真的没问题?”网友的评价让人好笑,但是事实的确是作品非常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蠢事,各种有趣各种好玩,二逼青年欢乐多的故事让人捧腹也让人感动。从“废柴”到“推理大师”,鼓励你我一起努力和成长。
大师不是天生,作品不是空想,这6部作品虽然只是东野圭吾茫茫大海般的文字中的冰山一角,但是或多或少还是能够给我们还原一个如今日本推理大师。
不管中国版将如何改编,原著的魅力是影像化无法达到的,“东野圭吾”读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