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不久前看了《小偷家族》的电影,温情而又真实,回来后就读了枝裕和的其他的小说。不想去谈大师的手法和笔触,因为读的作者的书真的不算多,了解也不是很深,只想谈谈《如父如子》最触动自己的一点:“每个父母,都曾是孩子认真追逐过的恋人”。
先对小说的内容做一个简短的介绍吧:良多,一个对自己、家人和孩子都有着高标准和高要求的建筑公司的精英,因为六年前妻子绿在医院里生下儿子后,被一个家庭生活很不幸的护士故意掉了包,与一个边远地区维修店的老板熊大家的孩子互相抱错了孩子。两个家庭在尝试交换孩子的过程中,发现经年累月相互陪伴积淀下来的父子亲情,早已超越了血缘的羁绊,最终决定不再交换,他们各自选择了与自己已经一起生活了六年的孩子。
如父,是指孩子像父亲。小说开始,校长问良多,孩子有哪些缺点。良多回答:“性格有点温暾,输了也没太多不甘心。作为父亲,这点我感觉还是要有些改变才行。”言下之意,孩子并不像他一样追求完美。
如子,是指父亲像孩子。小说结尾,良多向庆多道歉:“还有钢琴,你那么拼命地努力,我却只会责骂你,对不起。因为明明爸爸也是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中途放弃了。”良多也承认了自己的不完美,承认了自己也并没有练好钢琴。
我们会在相互陪伴的路上,更关注、了解和爱护彼此,也会更超越血缘地“像”彼此。“当意识到孩子也在注视着自己时,那一瞬间,便懂得了什么是如父如子”,意味着每一个个体,在生命最初的时候,都在父母的关注和陪伴下一步步前行。于他们而言,自己的父母都是如阳光一般的恋人,温暖而明媚,他们的追逐认真而炽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