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贾谊,他是西汉的大臣政论家,今河南洛阳人,18岁时,即文才出名,20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太中大夫,因主张改革政治招周勃等权贵的嫉妒、诽谤贬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曾多次上书,建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劝农立本,后抑郁而死,年仅33岁故居。
太宗孝文皇帝,想让贾谊担任公卿的位子,而大臣们对此有不同意见,贬低他: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遇善权,纷乱诸事。最后天子也疏远他,没有,在提这个事情,把把它贬为长沙王太傅!
其实我们知道贾谊是一个非常忠心耿耿的人,非常有才华,本可以报国兴政,让汉室更加兴旺,但最后却遭到排挤,年仅33岁就抑郁而死。好像在古代这种事情经常出现,在现代也有之。碰到这种情况,如果我是皇帝,我应该怎么做?我是权贵我又会怎么做?我是贾谊本人我又会怎么做?接下来是我的浅显之谈:
首先假如我是皇帝,应该有自己的清晰认识和思考,重用贤臣从长远来说一定是有利的,不仅对自己,对天下,所以即便一下子招来其他人的非议,但自己应该明察秋毫,去调查,保持自己的意见。一个皇帝只有不断重用贤人才有更多的贤才涌入,如果重用奸臣,那么奸臣会越来越多,所以要保持自己的意见。
假如我是权贵,应该以大局利益为中心,专门考虑自己的事情最终损失的是国家,从长远来说损失也是自己,因为国之不存,毛之焉附,而且要帮助皇帝找到贤才,就把国家政治打造成和谐,正义,天下乃能长久。
如果我是贾谊本人,要以退为进,把长远的事情和诸位诸侯权贵说,注重他们的利益的事,站在更高的使命和利益为他们考虑。不要很明显的触及权贵,反而会断去自己的改革的机会,诸候权贵可以一个一个去说服,或者再来个杯酒是兵权,最终王权响应法令,营造美好的社会氛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