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解:宇宙之源

《道德经》解:宇宙之源

作者: 言雄南 | 来源:发表于2023-03-07 15:11 被阅读0次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宇宙万物,都有一个根源,有一个初始,称之为“天下母”。以此找寻生命的本源,了解生命的历程。“母”,指生命的根本、来源,万物皆由母体而生。“道”生万物,故为天下之母。

对于世界本源的探索,是人类早已有之的精神活动。中国自西周以来,就产生了如阴阳五行学说那样较为原始的唯物论。老子对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以文字形式进行了探讨。他在《道德经》中阐述了“道”的本质,认为“道”既是万物之源,也是构成现实世界的实体,是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由于时代局限性,老子所倡导的“道”,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混同为一,反映到认识论就是老子常有一种以“道”观物的特性。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然掌握了万物的根源,就能认识万物。“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认识了万物,还要坚守万物的根本,才可以“没身不殆”。“复守其母”就是“专气致柔”,“骨弱筋柔而握固”的道理。像婴儿那样身体柔软,浑然一体。从而达到与万物同存,长生不老的状态。老子以认识论为基础,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得母”、“知子”的观点是其哲学思想的精华之一,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坚守正“道”,从而“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这里是说要减少身体消耗,从容不迫,勤加修炼。“兑”是卦名,代表水。打坐修道,要堵塞窍穴,闭合门户,以保守元气。这也是处事的原则。不耍聪明,懂得收敛,学会内省,才不会惹来祸患。塞住嗜欲的孔窍,关闭嗜欲的门户。平时多加内省反观自我,凭着本明的智慧明察万物。人们常常受到外界的诱引,逐渐生出私欲妄见。因此应“塞其兑,闭其门”,使之归于真朴。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活着的时候,不断消耗元气,整天为事物忙碌。这样就“终身不救”,消耗完了为止。

“道”广博无边,远非人世的知识所能涵盖。人的智慧再大,也只是小聪明,只是局限于一隅的识见。道之恢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人的主观感受,只能在某一角落发挥作用。因此,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所以,人不可过于主观,要尽力遵循自然之道,以求返璞归真。

欲望太过,妄求太多,就会偏执,就会执着,进而丧失自我,骄横无知,情意恣肆。如此,人心就难以宁静,进而心灵板结,灵魂呆滞,言语乏味,行为迟钝。更得不到天道的佑护,只有左支右绌,穷于应付,疲于奔命,不得安静。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要恢复本来面目,保有生命,就不要过于消耗精神。“见小曰明”是减少耗用,保养身体,才是明于大道。要用得节省,才能保持身体的长远存在。不激动,不发怒,达到柔和的境界。柔到极点就是坚强,生命就永远持续下去了。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看东西要借用自然之光,收回来物的形象,从而回复光明。这是个体生命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维持稳定的关键。只有不断体察世界,才能及时调节自己,才能免遭祸殃。其实就是明哲保身的智慧。做到了“用其光,复归其明”,不会给身体留下祸殃,可以修习自然之常道,长生不老。“是为习常”,称之为“玄德”。

本章论述修身之道,重点是摒弃外界的是非纷扰乃至名利欲望,做到永远持守大道,不张扬不炫耀,才是保持永久之道。

相关文章

  • 再解宇宙之源

    混沌充满万物,凌乱不知归宿。 能量相互传递,引力打破平衡。 质量汇聚一家,宇宙奇点爆炸。 速度远甩...

  • 【宇宙之源】

    万有的母亲 宇宙里的 太极点 一切能量的来源 发光 发热 不绝源源 向着无限远的远方 全息广播 直到永远 我们管她...

  • 《李耳定律》之转换器设立

    李耳所著《道德经》是百经之王,李耳深邃的目光洞穿了宇宙,绝顶的智慧明晰了道--万物之源和运行规律,他用富有神...

  • 学习笔记:成为团体导师的三个条件一一德、道、术

    在《道德经》里,“道″指的是浑然一体的宇宙本体,永恒存在的天地万物之源,运动不息又对立转化的规律和法则。简言之,"...

  • 浅解宇宙之源

    星光点点缀出七彩的花篮 离子光线照射出明亮褐斑 白洞面前慷慨地无私奉献 万有牵引万...

  • 独处之妙

    独处是自由自在自然自饱足!独处是与自己最完美的和谐! 独处使自己与宇宙间那力之源,富之源,智之源,爱之源紧密联合!...

  • 认识自己

    道德经妙解,第六章,道为天地根。天地万物生化的一切根源就是宇宙本体,宇宙本体蕴藏着无穷无尽,无穷无尽的能量,源源不...

  • 阿米巴经营哲学|《老子》:大气做人 小细做事

    《老子》又名《道德经》,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部著作中,老子用自已独特的见解,为我们解化宇宙苍生,其中...

  • 自信乃宇宙之源

    有情修子落凡于地冥星(地球),不管是否愿意,皆会走到终点,无法长久居住。世人皆知其理,但却无法真正面对、真正体悟、...

  • 庄子解春之源

    《庄子解春之源》张介福,三月二十一日。 今天是春分。 为什么春夏秋冬之律恒不变?庄子说: ”春气发,百草生,正得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解:宇宙之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hb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