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及摘要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及摘要

作者: 王可lanny | 来源:发表于2017-06-11 21:16 被阅读651次
    曾几何时我们非常喜欢讨论人生,谈论理想。不知为什么,现在我们好像不怎么谈论这个话题了,谈论更多的是工资、房价、股价…….,我们关心更多的是工作、房子、车子……..。

           曾几何时我们非常喜欢讨论人生,谈论理想。不知为什么,现在我们好像不怎么谈论这个话题了,谈论更多的是工资、房价、股价…….,我们关心更多的是工作、房子、车子……..。

          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些步履蹒跚的老人时,内心是否会窃喜,年轻真好,这个老人此时心里肯定会特别羡慕我,而我此时也特别同情这个老人。

           当我们得知一些人得了重病即将离世时,觉得他们日子所剩无多,而自己还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挥霍,觉得自己很幸福。

           当我们手头正在做着一些事时,心里却想着另外一件事或者好几件事,心不在焉。

           当我们为了使自己物质更加丰富而拼命工作,拼命赚钱时,却感觉不到幸福和快乐。

           你心里此刻是否在记恨或埋怨着某个人呢?他做了一些伤害你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你是否在恨着或是埋怨着自己呢?埋怨自己该做的事没做,埋怨自己的现状。你不肯原谅别人,也不肯原谅自己。

           你是否经常会陷入一些比较糟糕的情绪或状态呢?就像陷入了泥潭,怎么也拔不出来。你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情绪。

           ……。

            以上种种困惑在《相约星期二》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发。这是一个临终老人给他的一个学生上的最后一门课,每周二上一次课,讲的是人应该怎样去度过自己的一生。这个老人是一名社会学教授,叫莫里,得了一种病,身体会不断萎缩,从脚开始,直到头部。他的学生名叫米奇,是一名知名的专栏作家,上了最后这十四堂课,并将这些课的笔记整理成了一本书。而且被拍摄成了一部电影。我摘录了这十四堂课中老师和学生讨论的一些话题,在此进行分享,强烈建议您读一读这本书。

    第一个星期二:(人生最困难和最重要的事)

           米奇问老师:“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莫里答道:与生活讲和。接受你所能接受的和不能接受的现实。承认过去,不要否认它或抛弃它。学会原谅自己和原谅别人。生活永远别说太迟了,永远别说来不及。

          “米奇,我可以把患病以后最大的体会告诉你吗?”是什么?“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他压低了嗓音说,“去接受爱。我们一直认为我们不应该去接受它,如果我们接受了它,我们就不够坚强了。但有一位名叫莱文的智者却不这样看。他说“爱是唯一理性的行为”。

    第二个星期二:(坏情绪及时刹车)

            米奇问老师,你怎么一点也不羡慕年轻、健康的人?“哦,我想,我是羡慕他们的。”他闭上了眼睛,“我羡慕他们可以去健身俱乐部,可以去游泳,可以跳舞。尤其是舞蹈。但当这种感情到来时,我先感受它,然后便离开它。还记得我说过的超脱吗?离它而去。对自己说,这是嫉妒,我要离开它。然后我就离开了。”

           “米奇,我不让自己有更多的自哀自怜。每天早上就一小会儿,掉几滴眼泪,就完了。”我想到有许多人早上醒来后会花上很多的时间自怨自艾。要是稍加限制的话会有好处的。就几分钟的伤心,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如果莫里这种身患绝症的人能够做到的话,那么…….。

    第三个星期二:(我们一生的所需)

            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买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

    第四个星期二:(死亡,精神产物)

           可每个人都知道有人在死去,我说。为什么思考死亡这个问题就这么难呢?“这是因为,”莫里说,“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在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

           “尽管我说不上来精神产物到底为何物,但我知道我们在有些方面确实是有缺陷的。我们过多地追求物质需要,可它们并不能使我们满足。我们忽视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的关系,我们忽视了周围的世界。”

    第五个星期二:(家庭)

            他现在对身体的接触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当我凑近他时,我能听见他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和不易察觉的咳嗽声,他吞咽口水前先要轻轻的砸一下嘴。

            “假设我离了婚,或一个人生活,或没有孩子。这疾病——我所经受的这种疾病——就会更加难以忍受。我不敢肯定我能否应付得了它。当然会有人来探望的,朋友,同事。但是他们和不会离去的家人是不一样的。这跟一个始终关心着你,和你形影不离的人不是一回事。”

            “这就是家庭的部分涵义,不仅仅是爱,而且还告诉别人有人守护着你。这是我母亲去世时我最想得到的——我称它为心理安全——知道有一个家在守护着你。只有家庭能给予你这种感觉。金钱办不到,名望办不到,工作也办不到。”

    第六个星期二:(超脱,情感处理)

           “我现在正在做的,”莫里闭着眼睛说,“是在超脱自我。这非常重要——不仅对我这个快要死的人是这样,对像你这样完全健康的人也如此。要学会超脱。”他睁开眼睛,长长地吐了口气。“你知道佛教是怎么说的?别庸人自扰,一切皆是空。”

           可是,我说,你不是说要体验生活吗?所有好的情感,还有坏的情感?“是的,超脱并不是说不投入到生活中去。相反,你应该完完全全地投入进去。然后你才走得出来。接受所有的感情——对女人的爱恋,对亲人的悲伤,或像我所经历的:由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惧和痛苦。如果你逃避这些感情——不让自己去感受和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你害怕痛苦,害怕悲伤,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可你一旦投入进去,沉浸在感情的汪洋里,你就能充分体验它,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伤。只有到那时你才能说,好吧,我已经经历了这份感情,现在我需要超脱它。”

            我在想,日常生活中是多么地需要这样的感情处理。我们常感到孤独,有时孤独地想哭,但我们却不让泪水淌下来,因为我们觉得不该哭泣。有时我们从心里对伴侣涌起一股爱的激流,但我们却不去表达,因为我们害怕那些话语可能会带来的伤害。莫里的态度截然相反:打开水龙头,用感情来冲洗。它不会伤害你。它只会帮助你。如果你拒绝恐惧的进入,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件常穿的衬衫穿上,那么你就能对自己说,“好吧,这仅仅是恐惧,我不必受它的支配。我能直面它。”对孤独也一样:体会它的感受,让泪水滴淌下来,细细的品味——但最后要能说,“好吧,这是我的孤独一刻,我不怕感到孤独,现在我要把它弃之一旁,因为世界上还有其它的感情让我去体验。”

    第七个星期二:(年龄,衰老)

           他对学生说,有一个重要的哲理需要记住: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幸福吗?他由此得出结论: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回首过去会使你产生竞争的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权利。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你能理解吗?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这真是一门深刻的大课了。环顾我们四周,有的青年人或漠视青春,或炫耀强壮;有的中年人或揽镜自卑,或扮演老成;有的老年人或忌讳年龄,或倚老卖老……实在都有点可怜,都应该听听莫里老人最后的课程。

    第八个星期二:(满足)

           “这个社会在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上是很困惑的,”莫里说。“你需要的是食物,而你想要的是巧克力圣代。你得对自己诚实。你并不需要最新的跑车,你并不需要最大的房子。实际上,它们不能使你感到满足。你知不知道真正使你感到满足的是什么吗?”是什么?“给予他人你应该给予的东西。”“还记得我说过我关于寻求有意义的生活吗?我曾经把它写下来,现在我已经能背它了: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

          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第九个星期二:(福在眼前,集中注意力)

           “我喜欢全身心地投入,”莫里说。“当我现在同你交谈时,米奇,我就尽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谈话上。我应该真正的和你在一起。我不去想上个星期我们的会面,我不去想星期五要发生的事,我也不去想科佩尔要制作的我另一档节目或我正在接受的药物治疗。”“我在和你说话。我想的只有你。”

           我会想起大学期间在上他的小组疗程课上时教授常常教授这一观点。我那时颇不以为然,心想这也算是大学的课程?学会怎样集中注意力?这有多少重要性可谈的?可我现在意识到它要比大学里其它任何一门课都来得重要。

    第十个星期二:(婚姻)

            “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的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可是现在这些可怜的年轻人,要么过于自私而无法和别人建立真诚的恋爱关系,要么轻率地走进婚姻殿堂,然后六个月后匆匆逃了出来。他们并不清楚要从伴侣那儿得到什么。他们连自己也无法认清——又如何去认识他们要嫁娶的人呢?”莫里当教授那会儿曾接受过许多不幸恋人的咨询。“这很令人悲哀,因为一个爱人对你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你会意识到这一点,尤其当你处于我的境地时。朋友对你也很重要,但当你咳得无法入睡,得有人整夜坐着陪伴你、安慰你、帮助你时,朋友就无能为力了。”“不过,爱情和婚姻还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对方,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不懂怎样妥协,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不能开诚布公的交流,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你们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观,而这一价值观里最重要的,是你们对婚姻重要性的信念。我个人认为,婚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没去尝试,你就会失去很多。”

    第十一个星期二:(建立自己的文化)

            “人只有在受到威胁时才变坏,”他那天对我说,“而这一威胁正是来自我们的文明社会,来自我们的经济制度。即使有工作的人也会受到威胁,因为他会担心失去它。当你受到威胁时,你就会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你就会视金钱为上帝。这就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莫里认为,人类的文化教育造成了一种错误的惯性,一代一代地误导下去,应该引起人们注意。什么误导呢?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买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

           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的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的对我们这样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

           莫里说,在文化的一般性生活准则上,我们仍然可以遵循,例如人类已经建立的交通规则、文明约定,没必要去突破;但对于真正的大问题,例如疏离盲目的物质追逐、确立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关爱等等,必须自己拿主意,自己做判断,不允许任何能言善辩的旁人和从者如云的诱惑,来代替自己的选择。

    第十二个星期二:(原谅)

           “记恨和固执都是毫无意义的。这种情绪——他叹了口气——这种情绪让我抱憾终身。自负,虚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应该原谅别人,也应该原谅自己,原谅自己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你不应该陷在遗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这对你是没有益处的,尤其是处在我这个阶段。我一直希望自己工作得更出色些,希望能多写几本书。我常常为此自责。现在我发现这毫无帮助。跟它和解,跟自己和解,和你周围的人和解。至少在今天,不能让自己在后悔中不可自拔。人生应该沉得进去,拔得出来。”

    第十三个星期二:(爱)

            “有一段时间我快要晕厥过去了……然后又有了某种宁静的感觉,我感到我已经准备好了。”“在商业上,人们通过谈判去获胜。他们通过谈判去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爱却不同。爱是让你像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别人。”“你有过和弟弟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但你不再拥有这份感情了。你想要把它要回来。你从未想让它结束。可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结束,重新开始,结束,重新开始。”

    第十四个星期二:(告别)

            “我……亲爱的朋友……”,莫里最后说,“我今天……不太好……,我们……是时候告别了。”

            “米奇,我知道不能和你爱的人在一起是痛苦的。但是你应该平静地看待他的愿望。也许他是不想烦扰你的生活。也许是他承受不了那份压力。我要每一个我所认识的人继续他们自己的生活——不要由于我的死而毁了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约星期二》读后感及摘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hk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