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陋寡闻的人,大多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
虽然读书不多,但也是学过整套文学史的,但凡有些名气的作品,即便未曾读过,大体也听过名字,直到最近遇到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此前,竟未曾听闻他的名字,也未读过他的作品。可见一个人的粗陋,是多么的不自知。
最近,连续读了莫里亚克《给麻风病人的吻》(同册书中含有《母亲大人》)《爱的荒漠》两本书,惊为天人。两本书基本写于1920-1930年代,莫里亚克对人性、婚姻、母爱、亲情、爱情的刻画,笔锋之犀利,竟到了毫发毕现的地步;不仅如此,甚至常人极难描摹的心情、情绪、瞬间好恶,莫里亚克都能找到表达的方法和语词。
单从译本看,都令人击节赞叹,何况原文。
莫里亚克的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比如,《给麻风病人的吻》大概写于1924年,现如今是2024年,100年时间过去了,对人性的刻画,人与人之间微妙感觉的描摹,仍令人拍案叫绝。
莫里亚克,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家。
曾经有一段时间,读福克纳,觉得味同嚼蜡,很可能是在人生错误的时间拿起了他的书,就像读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总有一种道德鄙视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