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论语》014:礼节是为了调和融洽

读《论语》014:礼节是为了调和融洽

作者: 八宝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2-07-06 16:07 被阅读0次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之用,和为贵】“礼”,是礼仪,是尊卑上下的礼仪。对礼的运用,贵在能和。“和”,是和顺从容,是尊卑上下之间的种种调和融洽。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无论在政府工作,还是在企业工作,还是在家里生活,都有尊卑上下之分,这不是封建体制,而是礼仪规矩不能乱。比如,在家中,弟弟尊敬哥哥,哥哥护着弟弟,前者是礼,后者是情意。所以上下虽有定分,情意却也要流通。这就是“礼” 与“和”的平衡。如果在一个家中,没有长幼之分,父母什么事都宠着弟弟,不维护哥哥的地位,那么这个家就会乱,就会不和,所以只要父母维护了哥哥的地位和权力和义务,哥哥自然也会凡事都护着自己的弟弟,子女不争不抢不闹,自然家就和睦了。

我家只有一个孩子,但是姐姐家的孩子来了,朵朵是跳跳的姐姐,满满是跳跳的弟弟,我就会教育朵朵,跳跳和满满是你的弟弟,长姐如母,你有责任管教他们,放心如果你和弟弟们闹起来了,舅舅只会相信你所说的,最后如何处理,也会听你的意见。但是你要时刻保持公正,这样两个弟弟,才会尊重你,听你的话。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先王之道,就是这礼与和的把握,简直是完美!大事小事都能体现出来。

比如:周公所定宗庙祭祀之礼。正式行祭礼的时候,按爵位身份排序,谁走前面谁走后面,顺序不能乱,这是尊卑上下。观礼者一看,每个人地位高低、身份大小,一目了然。(在农村举行白事时,不同的辈分的人有不同的标记,我们这里是孝服上缝红、黄、蓝、黑等颜色的十字,手里拿着幡子也是对应的颜色。)

之后是宴饮,宴饮敬酒的时候,同姓兄弟和异姓宾客,相互敬酒,从谁开始呢?每一家从年纪最小、地位最低的那位刚有资格参加成年人大事的小伙子开始,这样让他一进来就成为主角,他也找到了存在感,也得到了表现机会,这也能让长老发现人才。(我在做文具业务的时候,业务员共同维护着全国文具市场的稳定,所以我第一次出差,经理就带拜了山门,那晚我和另外的新人,一一先给前辈们敬酒,若不是经理帮忙挡酒,那天非得去医院洗胃)

大宴会之后,异姓宾客退场,只留下同姓直系亲族开家宴。这时候怎么入座呢?无论职位高低,以年纪排序,哪怕这族里出了宰相,到这个环节,他也不能坐上位,由年纪最大的人坐上位,其他按年纪以此往下排(在农村,过年的时候,当了爷爷奶奶一般就不能出门了,特别是老太、老祖的老人,更要在家中,族中年轻的两代人,或单独,或三两成群,或七八家成群,一起去家中有老人的家中拜年,老人们都非常开心,常常拉着年轻一代人,嘘寒问暖)。

第一个环节尊爵,第二个环节爱幼,第三个环节尊老,这就是“礼”与 和”,“礼”,是社会秩序、规矩;“和”,是社会和谐、融洽。礼之贵,在于和。

我们过去是以宗族定居,后来破四旧之后,祠堂多被毁坏,但是在农村,还有这宗族定居的传统礼仪延续,常见于婚丧嫁娶之礼,有若干复杂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规定有一个主事的亲戚角色,其制礼的理念,就是要你一家人和,通过每一件礼仪大事,提高家族的凝聚力,增进每个人之间的情谊互动。而一些节气的礼节,只存在于老人那里,年轻的一代人慢慢也将淡化,比如:清明、端午、冬至等。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一味的和,也有行不通的地方,不用礼来节制和,也是不可行的。 礼以和为贵,反过来,和也以礼为贵。

这里就可以拉出爷孙之间的关系了。爷爷奶奶也有教育孙子的义务和责任。比如我们老家,婆媳之间,婆尊媳,所以爷爷奶奶看孙子,常看儿媳的意思或者说脸色,这便是“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就出现了很多怪现象,我父母常观我妻子的脸色,给我以训斥,常看我妻行为和脸色教育孩子,我妻子是特别疼爱孩子,从不舍的惩罚孩子,我父母便也如此,比如:不让孩子玩水、担心孩子磕碰,时刻拉着、担心孩子和其他小孩打闹受伤,不让与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看着孩子越来越没有规矩,越来越沉闷、越来越不合群,我唯有抽出所有的空闲时间,教育孩子,不敢有丝毫松懈,毕竟养不教,父之过。目前,孩子只有在我身边的时候,有的放矢,不会胡搅蛮缠,每次都能玩的很尽兴。

礼之用,和为贵!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此所谓:和之因是礼,礼之果是和

特备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文章版权归属八宝先生,实名:王亚辉,如有合作敬请简书联系。

求点赞!求关注!求打赏!

相关文章

  • 读《论语》014:礼节是为了调和融洽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之用...

  •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成语 恭而有礼 释义 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原文 《论语·颜渊》(12·5):“...

  • 2019读《论语》014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问孝道。孔子说...

  • 何何读论语 014

    看看孔子的“仪式感”。 ——读上海古籍出版社《论语译注》 3八佾第三 第三篇共26章,今天看看1-3章。 3.4林...

  • 【335】礼节时刻不能忘记–读论语

    居家第十天 论语原文: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

  • 读《论语》023:孝就是不要违背礼节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

  • 原则

    4.5《论语》原则 天厌弃我吧! 这是孔子为了做到遵守礼节的原则而对天发的誓言,可见孔子对待礼节的原则。 ...

  • 何何读论语——文章目录

    何何读论语 001 何何读论语 002 何何读论语 003 何何读论语 004 何何读论语 005 何何读论语 0...

  • 3.6《论语》孝 奉养父母,文中说父母活着的时候遵守礼节、父母死后使用相关礼节安葬。 但现实社会的残酷已经很...

  • 守礼

    3.12《论语》守礼 对于相应的礼节是必须要遵守并且不得触碰的,就当如今的法律一样需要遵守。 而对于礼节,制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014:礼节是为了调和融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jy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