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二的时候,英语老师兼班主任Miss Zhang怀孕了。
直到快生,她才回家待产。英语课,学校安排了一位女老师替代她,这位口音很重的英语老师,也是一位很有故事的同学,后面我也会说到。
同时,学校还安排了一位男老师教我们语文,同时兼任我们的班主任。
这就是X老师。
当年他大概18岁左右,刚刚师范毕业。第一次见面,他穿着一尘不染的白衬衫,顶着流行的港台明星的分头出现在讲台上,用比我所见过的语文老师们说得都标准的普通话介绍自己。
这所我就读的初中,虽然位于乡里,但老师基本上是放了学回到家,就得去地里干农活的民办老师。尽管他们很注意在学校的穿着,力求干净整洁,但难免的,深颜色的裤子或者鞋子上或多或少粘着劳动的痕迹,一些泥土,一些灰尘等等。
别说白衬衫了,就是浅颜色的衣服,全学校也没有一个男老师会穿。再加上X老师这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瞬间就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
不知道别人有什么感受,反正我觉得男人穿白衬衫好看,就始自X老师。
现在想来,论长相,X老师的样貌并不出众,个子不高,头发微卷,关键还是小眼睛。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什么韩流,很少会有人觉得小眼睛的男人比浓眉大眼的更好看。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X老师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一个是他与我们年龄相仿,只带我们一个班,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呆在班里,跟我们聊天开玩笑,二来就是我们周边的老师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他身上有我们听说却不曾见过的城市气息。
X老师虽然刚毕业,但课讲得极好,生动有趣不说,面对个别学生的捣乱,他从不厉声呵斥,而是跟着大家一起讨论,直到把话题继续引到讲课内容上来。
不止如此,X老师每次考试押题时也押得特别准,准到什么程度呢,那时候我们学划分句子成分,就是主谓宾定状补,他能押到考试时具体的句子。
自然就有传闻出来,说X老师家里是有背景的,上面有人,所以他才押题押得那么准。
当然,这样的传闻不足以摧毁他在我们心中的形象,直到初三那年发生了一件事情。
我之前写过我升入这所乡里的初中,心里是有些自卑的,尤其每当学校有大型活动的时候,乡里小学升上来的孩子有一个鼓乐队,他们敲锣打鼓吹着长号短号,一个个神气活现,我就对他们羡慕地不得了。
鼓乐队有一个女指挥,个子很高,长得也很漂亮。或许是因为比我大两岁的关系,发育得早,看起来很成熟,尤其是看人的眼神,真是媚眼如丝,再加上性格非常外向,和男生们经常一处打闹,好几个同级的和高年级的男生都是她的小迷弟,每次她一出场,总是口哨声四起。
我初三的时候,X老师已经调到镇里去教书了,所以当我听到女指挥和他谈恋爱的时候,心里还很是吃惊的,明明,我什么也没看出来呀。
那时距离琼瑶阿姨的《窗外》进入我的生活还有四年,所以关于师生恋我是不懂的,毕竟我们身边没有先例呀,所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吃惊:怎么会,不应该呀,八成是胡说八道吧。
因为学校每年都会重新分班,所以我和女指挥初三时不在一个班里,所以我对这件事情起初并不知情。初中有晚自习,我们离家远的孩子都是住校的,学校的床铺是三排的大砖炕,对门一长排,门两边各一排,我们每个人的铺位大概是一米多宽,我的邻铺是女指挥的发小,事情我还是听她说的。
她说,女指挥因为在课堂上情绪失控,不能控制自己,动不动就嚎啕大哭,上着上着课就跑出去了。屡次三番,老师们只好请家长带她回家。
令她崩溃大哭的原因有的说她和X老师私定终身了,但是X老师家里不同意;还有的说她和X老师越过雷池,X老师又抛弃了她。
依照我现在的理解来看,这段师生恋暧昧的成分可能更大一点,传言有些言过其实。毕竟96年前后,农村的社会风气还是很保守的,学校早恋的现象并不多。
只是没有人在乎哪一种传言是真,又或者两种传言都只是传言,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津津有味,每一个人似乎都不曾意识到,在女指挥逐渐崩溃的过程中,他们或多或少,扮演了推手的角色。
流言毁人于无形,一个16岁涉世未深的女生,人生还没有绽放光彩就这样悄然落幕了。
女指挥离开了学校,父母不让她见同学,没人知道她后来怎么样了。
而关于X老师,留在我记忆里的依旧是那件一尘不染的白衬衫,虽然于它,X老师有辜负这一抹纯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