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谁憔悴为谁颦

为谁憔悴为谁颦

作者: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21-02-04 03:14 被阅读0次

    有人说,要破开红尘,得先历红尘。

    李叔同童年之时,其母延请了天津名士赵幼梅教他诗词,唐静岩先生教他书法,加之其本人极为聪颖好学,四五岁便能熟背名诗格言;六七岁已深谙《文选》,小小年纪便积累了非常深厚的国学修养,有道是“《文选》烂,秀才半”。与此同时还写得一手像样的书法,被人称为“神童”。十二岁少年初长成时,便习得各朝书法,尤其写得一手好诗;“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样老练的诗句居然出自年仅十五岁的李叔同之手。现代才女作家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中国僧俗两界闻名于世弘一法师(李叔同法号),年轻时在近代文艺领域里无不涉足,诗词歌赋音律、金石篆刻书艺、丹青文学戏剧皆早具才名。而他在皈依佛门之后,一洗铅华,笃志苦行,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师。他被佛教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传奇的一生为我国近代文化、艺术、教育、宗教领域里贡献了十三个第一,堪称卓越的文艺先驱,他爱国的抱负和义举更贯穿于一生。在此须着重点名的是,李叔同三十九岁时出家,落脚修行的乃是佛家中戒律最严的律宗。二十多年后,弘一法师(李叔同法号)使传统断绝数百年的律宗得以复兴,佛门也因之称他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杨翠喜,具体出生、身世,籍贯成谜(或表述为:杨翠喜,本姓陈,小名二妞儿,直隶北通州人,但确凿程度就难说了),自小卖给杨姓乐师,从师学艺,艺名杨翠喜。其人天生的一副好嗓音,渐渐长大,出落得丰容盛鬋,圆姿如月,善于唱淫靡冶荡的曲子,其实彼时唱此类曲子的女艺人多不胜数,只嗓音里大多缺一点能够使人心律摇曳的,某种具有穿透力的东西。而杨翠喜则不同,登台献艺,甫一张口,台下即欢声雷动,不绝于耳,其乐果然声清脆婉转,宛似天籁,更兼美目流盼,身姿窈窕。总之这是一位十足的绝代佳人,肤如凝脂、貌美如花、面如娇花拂水,还有一双举世无双的“金莲”。......对此尤物,天津城里的即便那些见多识广老少爷们,即那些“卫嘴子”和老天津卫,也早已是体软骨酥,心旌摇荡,难以自持了。

                                                        (粤剧杨翠喜)

    李叔同呢,大约十来岁时以台下看客的身份与杨翠喜相识的,期间几乎每晚坐在戏场的第一排看心上人轻舒水袖,万种柔情,演出结束到后台去等她,卿卿我我一番,再提着灯笼依依偎偎送她回家。两人的恋情发展很快,不久之后,“天仙园”里,杨翠喜每晚登台唱戏,为师傅赚得满盆子满钵,自然也愈来愈被老板捧得高一些。然而,十五六岁的她不为此高兴,着眼点不在此,而为能看到夜夜捧场的李家少爷而开心不已。少爷李叔同,出身豪门大户,十七八岁,博学多才,能诗能画,懂音律,常常为杨翠喜讲解戏曲背后的历史,指导她的身段、唱腔。深夜,她卸完妆,一回头,总看到深情款款的他。他提了灯笼,她跟在她身后,出了园门,他护送她回家……

    情愫在少年的心里滋长,却不知如何表达,李叔同和杨翠喜并排走着,说着戏曲里的故事、人物,谈着杨翠喜举手投足之间理解的是否到位,唯独没有谈他们之间的事,因为,李叔同不知如何表达,再者,觉得他们之间不用说什么,也会有一长长的未来。杨翠喜觉得少爷比师傅懂得多,理解得透,姑娘似乎更想听点别的东西,但是没有。那一段长长的路,那红色的灯笼,跳跃的火苗,如同姑娘的情感,悠长,温暖,不安。她唱《梵王宫》、《红梅阁》,唱腔华丽婉转,神态婀娜摇曳,一些老学究骂不绝口,痛斥其女子登台有伤风化。而唯独李叔同对她赞成有加,普天之下有此一人在身边足矣,其他人,多与少,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大约是基于后来的盛名吧,李叔同与杨翠喜的诸多交往细节对后人是被隐没掉的。唯独知道的是,1905年时,李叔同在上海因思念杨翠喜,还填了两阕《菩萨蛮•忆杨翠喜》:

    其一: 

    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

    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生小怕言愁,言愁不耐羞。 

    其二:

    晚风无力垂杨懒,情长忘却游丝短;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宇啼。 

    痴魂销一捻,愿化穿花蝶;帘外隔花荫,朝朝香梦沉。

    稍加翻译:知道中国西北有一座名叫燕支山的名山吧?又称焉支山、胭脂山、燕支山等等。其山之知名很明显与其丰美迷人的名字相关,燕支,焉支,燕支和胭脂,其实都一回事,胭脂也称腮红,属于美容化妆品。涂抹在面颊,尤其是腮上,使脸色看上去更明亮、红润有血色,从而愈加妩媚动人。中国最早的胭脂由产于焉支山的红花和一种叫胭脂虫(雌虫)的干燥身体组合加工而成。从此胭脂除了本身外也被常常借来指代面色红润俏丽的年青女子。哎呀,当时吔,每有翠喜姑娘演出,台下必然劲爆,甭问一切皆因台上的红妆丽人哪。我李叔同呢更是逢有翠喜姑娘演出必去不可。与其说喜欢起演艺,还不如说入迷其美貌。喜她什么呢?除了面孔身段外,很是迷恋其额前那一绺乌黑的刘海儿,两弯淡眉每每令人怦然心动。焉支山每到秋天,红叶纷披,波心荡漾,尤其是夕阳残照之际的一阵微雨之后,满山红叶最是红颜灼灼,宛似佳人容颜,令人留恋不已。此时节舞台上的翠喜姑娘呢,尚未脱去少女羞涩,当然更多的是一种少女的快乐,“忧愁”二字怕是尚不知咋写呢。

    我俩相依相偎,手挽手走在杨柳袅袅的堤岸,晚风吹拂,情枝柔柔,那种幸福的模样至今难忘。有一回在你——我的甜心——的闺房里,我俩交杯互饮,不知不觉喝多了,酒香时月痕已低,接近天亮,窗外传来杜宇声声,望帝春心,丝丝在耳。这一夜的情事,缠缠绵绵,如痴如醉。临分别时,我是多么希望自己化身成为一只蝴蝶,夜夜能够盘旋在属于你的那片画荫里,伴你醉眠,呼你浅醒。

    跳跃在这两阕词背后的真实交往和激情,不难连缀出来了吧。

    本文末尾,再啰嗦几句杨翠喜后来的下落。李叔同对杨翠喜一往情深,但就在离开天津前往上海的一段时间里,杨翠喜被段芝贵所聘买——估计吧,杨翠喜其实也是无奈——献与庆亲王,内阁总理大臣奕劻之子载振。段芝贵因此官运亨通,升任黑龙江巡抚。再后来“丁未大参案”,载振为免人口舌,连忙把杨翠喜送回天津,交给王益孙。从此杨翠喜为政界人士所嫌恶,她被认为是一个不祥的女人,有人把“丁未大惨案”和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政坛轩然大波归罪于杨翠喜,无论是过去认识她,还是不认识她的人都不愿与她交往。再后来,杨翠喜何时辞世,那就不知道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谁憔悴为谁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nd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