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仨(先生,孩子与我)一起去吃了顿自助餐。最兴奋的人当属即将五岁的儿子,从前一天就开始乐不可支。而令他兴奋的点很简单:自助餐厅里有个很大的儿童玩乐区。这是在一周前踩点时早已获取的情报。
当天,孩子的整个自助餐90%的时间都泡在玩乐区,尽情疯狂,玩到疲乏时才过来掐空吃点食物充充电。还好目前身高用餐尚免费,不然多不划算。是的,大人的角度总是从利益出发。这或许就是成人世界的不可爱之处。
吃自助餐的名场面
关于吃自助餐的名场面,还得说说大学那会儿。那时候我们一宿舍是八个人,偶尔也会约出去吃顿自助晚餐。平常食堂一顿饭两三元足以,而出去吃顿自助餐,要人民币45元左右,也算是个不小的消费了。为了吃这顿饭,女孩们可以饿一天,把胃都腾空,等待晚上全部弥补回来。一行八人掐着开餐时间赶到餐厅,餐台上的每一样东西竟都能挨个尝遍。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纪啊,每个人都有一个又好奇又能装的胃。最搞笑的是,结束用餐后一个个真是扶着墙走出餐厅大门的,那场景,此生难忘。
除了年轻气盛对食物的好奇之外,其实大家心里有个约定俗成的共鸣:好不容易出来吃顿昂贵的饭,可不能浪费了,必须吃回本,才不虚此行。
不得不说,会这样思考的我们,也有些可爱呢。
吃饭也是一种体验
然而中年以后,再吃自助餐的时候,不再每样食物都去尝个遍了,一来不是所有的食物都是喜欢的,二来新陈代谢已经没有年轻时那么快,暴饮暴食恐会伤身。去吃自助餐的理由,也已从食物本身剥离。也许是一个特殊的纪念日,愿意选择一个环境相对静雅的餐厅,一家人可以安静轻松地坐下来,聊聊过往聊聊现在聊聊未来。
聊聊天,家里其实也可以。但是在一些特殊的纪念日,换一个环境,会有一种仪式感。能够为我们创造美好的体验,这样情境下的对话更加深刻,更易被铭记。
当然,对于味蕾的享受,也会更细腻地创造。只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或者是没有品尝过想要尝试的食物,慢慢吃,才能吃出个中的味蕾差异。有时候,也会去模仿一些菜品的做法和摆盘方式,如此家中的餐桌便有了多样性。
那些吃自助餐的人
边慢慢品尝美食,边观察别人,也自有一翻乐趣。今天吃自助餐的人,各有各的景象。
间隔两个桌子对角线的那一桌,是一对母亲和儿子。母亲中年,身材丰满微胖,肤白,眼睛和嘴巴较大,放在唐朝应该是受欢迎的款;儿子估摸是小学阶段的年龄,肤色略黑,身上肉多,跑步会带颤,脸是丰满的鹅蛋脸,门牙缺了一颗。吃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都能看到对角线的风景。这位“唐朝式样”的母亲应是酷爱小龙虾,就这样似有似无地看着,盘算下来也打了不下十盘的麻辣小龙虾,吃的真香。坐在母亲对面的儿子,也是一盘一盘的食物接着吃,生怕吃不饱的模样,也是有些可爱。不过,他们俩都忙着在吃饭,顾不上聊天和对话。
隔壁的这一桌,是一家三口,来的较晚,开餐一个小时后才到。应该是住本酒店来厦门旅游的人,夫妻俩穿着情侣T,丈夫很高、光头、身材颇丰,听口音是北方人;妻子高挑纤瘦、素颜,有些不苟言笑;他们有一个女孩,五六岁左右,长相和声音都很可爱,唯一不可爱的点是把食物放到了餐椅上,没有吃,只是好玩,但是父母没有加以制止,作为旁观者,也不便参与这场家教中。只是要辛苦了餐厅的服务员。
起来打餐的时候,看到一位坐在角落的独身男士,边看ipad边品尝着美食。很年轻,应该二十出头,当然也有可能快三十了,男人的年纪,有时候不是那么明显。不清楚他具体在看什么内容,但是气定神闲的样子,挺好的。
还有一位白发老者,坐在靠墙的小餐桌,穿着人字拖,应该是本地人。一个人吃饭的光景,起初看着让人有些心酸,有些怜悯。但是我想起了生活美食家蔡澜,他也是一个喜欢到处品尝美食的老者,在他的世界里,孤独是可以化解的,他是一个懂得活得快乐的人。年老的时光,孤独也许是不可避免的常态,但是一个人也可以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比如可以一个人穿着人字拖到一家环境优雅的餐厅,品尝一顿有意思的自助餐,边吃饭边看看身边吃饭的这些年轻人,都是什么模样,都在怎么吃饭。也未尝不是种乐趣?
物质不再匮乏的年代,也不再缺衣少食,我们终于可以思考为什么要吃饭,也有间隙去品尝一些细微的味蕾差异,有时间观察一些吃饭的人。终要感恩生活的赠予,当下的一切。
子今书写于2021年.七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