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曾经在《不一样的时尚先生》这个节目里,讲了困扰他很多年的问题。他觉得,自己的骨子里是内向的人,但当他有记忆以来,这个世界就是外向的人占便宜,内向的人就比较吃亏,而且在绝大多数领域里都是这样。
有一次和闺蜜聊天时,我越来越发现,原来自己是内向的人。她告诉我,平时她都是独来独往一个人,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吃饭。久而久之,她的同事们就送她一个“标签”--内向。有了内向这个标签,同事们对她的行为举止,似乎都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她不喜欢聊天,因为她内向;她不和我们一起吃饭,是因为她内向。她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因为她内向。这样想的话,他们也就释然了。
在当下这个社会里,的确是外向的人比较受欢迎。像我们这样内向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上都会有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要不要去改变?
毛不易曾经说过:内向不是性格的缺陷,它只是性格的一种。你要允许有一些人,有安静的青春。
当我们看了《内心一点儿,不好吗?》这本书以后,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不去改变了。
书中说:内向这个标签的真正含义跟社交能力的强弱无关,甚至跟你有多享受社交场合也无关,只跟你忍受社交的程度有关。你可以说笑、争论、跟别人尽量接触。只不过,你会想比别人结束得早一些而已。
作者帕特里克·金是国际畅销书作家,也是美国旧金山的社交互动教练。他是一个性格非常内向、不合群的人,曾经历了焦虑、暴食、懈怠等社交过程。经过多年的挣扎,他发现内向、不合群也是有优势的。
于是,他把自己的社交生存策略进行了总结并精炼,写成了《内心一点儿,不好吗?》这本书。
内向的人并不是不喜欢社交,也不是社交能力弱,只是他们想早点结束社交活动而已。至于为什么?书中给出了答案。
01 社交电池的差异性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社交电池”的概念,让我们了解了内外向者的社交电池及运作的原理。
社交电池是指我们在任何指定时间点所拥有的社交精力值。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块社交电池,而且会在某个点上电量会耗尽。但每块电池是各有不同的,有些人的电池比别人大一些,待机时间长一些。
而外向的人社交电池就比内向者的大一些,待机时间就长一点。书中将大脑比喻成电力发电机,外向者这台电力发电机在待机状态下的运行功率是50瓦,那内向者的待机状态下的运行功率是500瓦。这两台电力发电机都会在功率1000瓦时停止运转。
500瓦相较于50瓦,离1000瓦更近一点。在同样时间内,也就容易停止运转,甚至出故障。
作者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内向者的大脑拥有较高水平的基线觉醒:基线觉醒一直很忙碌,永远不会关闭。这也是很多研究得出结论一致的结果。
荣格在《心理类型》这本书中说,内向型是一种心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个体认为自己真实的内在最为重要。也就是说,内向者远离社交活动等外部世界,是因为他们更加关注内心,集中精力关注自己的内在。
02 不同的充电方式
既然人人都有一块社交电池,电池就需要充电。而且作者认为,内外向的人最大的区别是,当他们的社交电池电力耗尽时,需要再充电时所采取的方式不同。
外向的人是通过跟别人社交的方式进行充电的,也就是说,独处会让他们的电池电量耗尽,从而失去活力,变得没精打采。
内向者则需要通过独处的方式进行充电。他们需要安静的独处时光,把自己的社交电池的电量充满。因为跟别人进行社交活动,会不断消耗他们的电池电量。
只有把电池充满时,他们才能再度进行社交。因为内向者用于社交活动的精力比较有限。
外向者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活泼热情,容易相处;内向者让人有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但通过了解他们的不同之处,会对内向者有更多一点的理解和包容。
《内心一点儿,不好吗?》 内页电影巨星奥黛丽·赫本曾经说过:我不是想独自一人,我只是不想被打扰。
03 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节奏
书中说,外向者是社会的“能量兔”,总是意犹未尽,永远都不希望聚会结束。
外向者具备的一些外向品质比较受社会欢迎,内向反而被很多人贴上了贬义的标签。
内向者因为工作或生活的需要,不得不模仿外向者的特征,内心的纠结与矛盾可想而知。
但作者作为一个典型的内向者,向我们传授“过来人”的经验:知道自己的极限并设置期望值。我们要从追逐外向型的社交节奏逐步转变为找到内向者自己的社交节奏。
那当我们感到疲惫和需要独处充电时,如何最优化自己社交表现呢?
网图帕特里克·金在《内心一点儿,不好吗?》这本书中,分享了一些亲身实践的方法来让内向者保存自己的社交电量。
沉默反应
沉默反应是将你的焦点,从心智能量转移到面部肌肉上,这样会减少社交电池的负担。反应是表示你听到了,并且理解别人说的话。
我们可以用身体语言、面部表情或嘴里发出非语言的声音等作出反应。
向别人提问
运用4:1的比率,能扩充内向者的社交电量。就是,不管对方如何回应,你都要问他们4个问题。问完4个问题后,再分享一下和自己相关的事。
与回答问题想比,向别人问问题,不会多损耗你的社交电量。因为你从被动的角色转为更积极的角色了。
应对闲聊
劳里·海尔格曾经在书里说:我们都讨厌闲聊,因为我们讨厌闲聊在人与人之间说产生的屏障。
通常,闲聊是建立真正人际关系的方式。如果只是闲聊,连外向者都会感到疲惫,更何况是待机运行功率高的内向者了。
作者分享了一个让我们应对闲聊的最佳方式--退出闲聊,努力跟别人建立真正的联结。
书封面写在最后
内向和外向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论是哪一面,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征。《内心一点儿,不好吗?》这本书教我们如何挖掘内向者的优势,以及实现按需社交的社交升级,让内向的我们变得温柔又强大,让自己活得酣畅淋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