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你有何感悟

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你有何感悟

作者: 路寻写作创富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20:19 被阅读0次

“此心安处是吾乡”背后的故事

元丰二年,苏轼身陷“乌台诗案”,被贬海南,而他的好友王定国因为受到牵连也被贬到了岭南。那时候的岭南是偏远的流放之地,毒虫、瘴气,处处充满生命危险。好在二人均得以再次“北归”,王定国有一名柔奴的歌姬,曾陪王前往岭南,苏轼开玩笑似的问她“岭南日子不好过吧?”没想到柔奴回到“吾心安处,便是故乡”,真是一个奇女子,于是苏轼做这首《定风波》赠予柔奴。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女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王定国和柔奴,一个是“琢玉郎”,英姿潇洒;一个是“点酥娘”,美丽温柔,两个人郎才女貌,是上天注定的一对。“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柔奴的歌声清亮悦耳,如同凉风起,大雪飞,炎热的岭南也因为她的歌声而倍觉清凉。

归来后的柔奴,因为心情舒畅,居然更显年轻,“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一颦一笑间都是超然和恬淡,笑容有如梅花。苏轼问柔奴:“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柔奴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是一种旷达乐观,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无论身处何地,“此心安处是吾乡”,既来之,则安之,心之所安,便是故乡。

看到“此心安处是吾乡”,不由想起一桩佛门公案。

话说当年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弘扬佛法, 慧可到少林寺拜遏达摩祖师,请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面壁静坐,不于理睬,于是慧可在门外等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到膝。达摩还是闭着眼睛,如如不动。慧可为表示自己的诚心,把自己左胳膊砍断,拿着供养老和尚。达摩说:“你这是为什么?”慧可说:“我求大师安心,我心不安,求大师安心。”达摩祖师伸出一只手,说“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法师想了半天:“我觅心了不可得。”我找不到我的心。达摩祖师说:“于汝安心竟。”我把你心安好了。达摩祖师在这里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借力打力的手段让二祖在一念反观之际发现心其实无形无相、了不可得,于是慧可当下大悟!

《金刚经》开篇也说:须菩提尊者请益佛陀:“云何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据《坛经》记载,当六祖大师听到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当下顿悟!

其实,我们的内心的种种痛苦,种种的不安,病根正在于这颗心本身,我们总是执着于自己内心安顿与否,却不知真正的安顿,只有在我们不再执着,不再分别自己是否安顿这个问题时才会悄然到来。

“此心安处是吾乡”,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啊!

喜欢请转发!更多精彩请关注(路寻写作创富)

相关文章

  • 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你有何感悟

    “此心安处是吾乡”背后的故事 元丰二年,苏轼身陷“乌台诗案”,被贬海南,而他的好友王定国因为受到牵连也被贬到了岭南...

  • 家乡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

  • 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 说起“故乡”,就想起苏轼著名的词句来:“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优美的《定风波·常羡人间琢...

  • 经典诗文 每日一句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 苏轼

  • 我心安处是家乡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

  • 此处心安是吾乡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我想,“此心安处是吾乡”应该是有两层含义的。 正如苏轼之处世哲学,我们应...

  • 此心安处是故乡

    读余光中先生的《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开首便是苏轼的《定风波》——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万里归...

  • 吾心安处便是吾乡

    宋朝的苏轼在《定风波》中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近代归国的季羡林以此心安处是吾乡作为归国日记的标题。 如今,...

  • 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 “此心安处是吾乡”,多么好的一句话!柔奴身处荒僻之地,她也没有痛苦、绝望过。身体的漂泊固然...

  • 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

    当苏轼将要去湖州当知州的时候,正值作为革新变法的王安石两次被罢免了职务;司马光不问国事,闭门写《资治通鉴》。大难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你有何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pf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