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精神健康讲记》时,读到其中一句特别的有感触。原话是:“我有我的生活,你们有你们的生活,你们要找到自己的乐趣。如果你们没有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乐趣,这些注意力就都会放在我的身上,会让我有压力,这样我的生活也不会太好。”
这段话主要讲太多的关注,是一层绵密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压力之网。
作者这么说是因为他跟父母在10以前也有过类似话题的认真交流。他的个性有一部分是非常独立的,15岁离开家去另外的城市读书,高中也在外面读。父母对他虽然大部分是放养式的教育,但他们对他的爱很丰足,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一刮风下雨他们就想:我家孩子会不会生病?听到我流鼻涕或打喷嚏就会担心:是不是感冒了?
作者的意图是父母爱的着力点在哪里?
这段话背后隐藏意思是父母爱孩子没有错,但是爱要爱在心里。不要什么事情都干涉孩子,打着爱的旗号,什么都去管,让孩子缺乏独立自主能力。而作为父母作用功应该用在自己的身上,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培养自己的乐趣!
通过这段话的学习,我也有收获:父母要活出自己,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把着力点用在自己的身上,对自己高要求,对孩子不强制。当父母的做事做顺了,你的乐趣也会影响到孩子们。比如最近自己在坚持读《大学》挑战100天,虽然还没有到达到100天,但是每天都要求自己去做这件事,坚持了18天,孩子们也都主动要求参与进来。
当你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爱自己,以自己为着力点,那么很多事情就会清楚;当你自己站对位置,自然很多事情也可以理顺;当你自己看清楚错中复杂的事情,你也会更爱你自己了,不会把自己的爱好强加于孩子们的身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