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回故里

重回故里

作者: 至简至美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23:25 被阅读0次

文/鲁西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所作的《陋室铭》,耳熟能详,流传至今。和州,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和县。

我的家乡在和县。

五月初,高淳地方文化研究会应和县作协之邀参加采风活动,我有幸参加,重回故里。

少小离家,家乡来过多次,每一次都步履匆匆。自从爷爷奶奶等几位亲人相继离世后,我来家乡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记得那一年,和家人去姥桥镇探亲后,来到县城,参观了刘禹锡住过的陋室、纪念项羽兵败乌江自刎的霸王祠。而这一次,我在和县作协老师们的带领下,放空心灵,放慢脚步,去追寻探索我未知的家乡,感受家乡之美。

当车行至香泉生态旅游区的路上,初夏的阳光热烈地照耀着,青山连绵,蜿蜒起伏。香泉距县城北20公里的覆釜山下,以温泉著名。相传南梁著名文学家昭明太子萧统于大通年间在如方山萧家藏经寺读书时,患有疥癣,曾至此淋浴而愈,香泉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汤”。一下车,一行人拾阶登顶,走到半山腰,西边的小路到底,走出门廊外,豁然开朗:蓝天白云下,山水连成一片,澄清明静,香泉湖清澈见底,碧绿如玉。闭上眼,沐浴在阳光中,猛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香甜的芬芳。身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静静地观赏这眼前的美景。正是初夏时节,耳边想起古人来到香泉所作的诗句,正是“身世未应青卷误,家山好在白云深。”此刻,天地之间,恢胎旷荡,万物在山水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人,亦是如此。

如果说香泉的山水如小家碧玉,具有灵秀之气,那鸡笼山的美景就如大家闺秀,大气婉约,浑然天成。鸡笼山被誉为“江北第一山”、“江北小九华”,古书载:“麻湖初陷,一老母提鸡笼登是,因化为石。今山有翼,状如鸡笼,因名。”站在山脚下,清风阵阵,杨柳拂面,心旷神怡。河对岸就是鸡笼山,我与鸡笼山遥望,山峦连绵,山体葱茏,赫然可见山顶的古塔座落在形似“鸡笼”的山体之上。猛然间想到多年前回家乡,一位朋友曾约我去鸡笼山一游,因有事在身未成行,抱憾至今。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鸡笼山,忆起当年的友人,二十年未见,思绪万千。

和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其实,真正打开和县历史大门的乃是和县猿人遗址。和县猿人遗址位于和县陶店乡汪家山北坡龙潭洞,是中国江淮地区的旧石器早起人类化石洞穴遗址。在我现在所居住的城市——南京高淳也有一处薛城遗址,是九十年代末发现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古村落的遗址,被确定为“南京原始人的发源地”。这一天,我随着众人穿过村庄,穿越丛林,来到山谷中一处空旷之地——和县猿人遗址时,不免感到诧异:除了两块标注说明“和县猿人遗址”的石碑,这里居然空无一物!听和县作协的老师详细解说,才一一释疑。和县猿人遗址的发现,将长江流域人类文明追溯至30多万年前,这为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探索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遗址中发现的和县猿人头盖骨如今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在上海世博会安徽馆进门处摆放的就是和县猿人头盖骨模型,和县猿人俨然成为走进安徽的一张名片。可喜的是,遗址的发现,也得到后人的重视和保护,后来没有再进行深挖掘,在今天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模样。

同样,和县的一棵古朴树也得到有效保护。这课古朴树就生长在石杨镇一处山坳里。丛林环抱中,古树枝干如龙,树干如云,如一座大山平地而起,遮天蔽日。四百年后,阳光从密密麻麻的叶隙中穿透,我站在这棵古树下,恍若隔世。我不知道四百年前,它由谁种下?又经历过怎样的风霜雪雨,如今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我听着它的神奇故事:1934年特大干旱,春天,朴树树枝头秃,犹如死树。没想到,到了盛夏却发芽;1954年发大水,朴树发芽既早又多;1978年直到端午节,朴树才发芽,和县大旱……只要是大旱或大水的年份,这棵朴树生长异常,似乎未卜先知,家乡人由此把它叫做“气象树”。听讲解老师娓娓道来,我愈发感到这棵古树的神奇之处,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重回故里,一天的时间短暂,行程匆匆,却记忆深刻。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彰显着它的丰饶俊秀。目光所及之处,更牵动着我的心。我循着历史的遗迹,探索着久远的故事……和县,我还会再来的!

相关文章

  • 重回故里

    重回故里 监考机会回故乡, 重回故里变了样。 儿童不识眼迷茫, 幸有贤徒念鬓霜。

  • 重回故里

    一有时间,就要回到孕育我的这片土地,也是无数次曾在我梦里的场景:古朴天然的生态环境,土壤肥沃,植被丰富,鸟类繁多。...

  • 重回故里

    今天在厦门, 非常的愉快,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见到了朋友,更多的是我得到别人无赏的帮助。我跟快递哥小哥用十块钱换...

  • 重回故里

    站在蓝色的雨棚下,看着绿茵场上身着各色队服的孩子们在风雨中奋力拼抢,看着黑白相间的足球在湿漉漉的场地上晃来晃去,看...

  • 重回“故里”

    2019年10月1日 亲爱的祖国70岁了。举国欢庆 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兴旺发达。 这一天我和我的发小同学们欢聚...

  • 重回故里

    在灰色的天空下生活多年后,我背着空空的行囊,回到故乡。 故乡的山依然俊秀,故乡的水依然清澈,尤其是那蓝天漂浮的云朵...

  • 重回故里

    文/鲁西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所作的...

  • 重回故里

    重回故里, 发小同行, 春夏相交时。 笑忆幼年事, 爬树捉鸟,下河抓鱼 , 摘张家的桃,偷王家的李。 顽皮间,太阳...

  • 《重回故里》

    枷锁被朝阳温柔地抚摸着, 迎着春天的风和凋谢的忍冬花, 清了清干燥的嗓子, 竟然没有太多激动。 多少年的禁锢才能让...

  • 重回故里

    我想来想去,抛开所有一切,原来我渴望的生活很简单。山中有一小屋,用篱笆围起来的院子,一边是小片的竹林,一边种着向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回故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pv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