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拯溺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孔子的弟子子路,有一次救了一个落水人的生命,落水的人是个独子,家里非常感谢,就谢了他一头牛。子路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头牛,杀了牛把牛肉分给老师和朋友一起吃。孔子对这件事奖励子路,说子路做的对,救了人有牛肉吃,这样就很好。这个风气应该值得提倡,将来鲁国的人都愿意救人了,救人有牛肉吃,这种风气就非常值得提倡。
而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贡,家里比子路有钱。有人从他手里赎回奴隶,可子贡却不愿意收赎金,孔子就责备子贡做的不对。
孔子的做法很有道理。对子路而言,这种做法虽然与我们现在讲的默默奉献有点不大一致,又似乎没有做到大公无私。但帮助别人受到一定的感谢,也更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助人为乐的风气。
我们一个劲的讲究无私奉献,表面是对的,可确实不利于全社会的推广。时间一久,奉献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就如现在社会上的扶不扶现象,扶起来是助人,但扶起来之后被讹诈,时有发生的话,下一个想去扶的人势必会犹豫再三,也就会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水至清则无鱼也是这种道理。我们都想要至清的水,可是没有浑浊作为掩护,那鱼儿如何能够生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