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铁到街市
地铁是一个移动的瞬时更新的空间,它承载人们的思想,瞬时的思考,随着时间的延伸,人们的思考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断变化,而地铁占用了一部分空间,从地铁内部容量的角度,它占用的空间量是不变的,我们为什么说它是一个瞬时更新的空间呢?因为人们在每一刻的思想以及情绪的微妙变化,都是经历一段时间才展现出来,刚上地铁的乘客和马上要到站的乘客,他们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这包括他们的情绪,行为,他们的面部表情说明这一切,所以地铁的空间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列列车的位置在每一站间穿梭,停留然后再发动,因此,地铁的空间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像人的皮肤,每一秒钟都在渐变,走向衰老,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透过地铁的窗户,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景观,动植物,建筑,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高空处的白杨树上停着一个巨大的鸟巢,叽喳的花喜鹊从地面到树梢来回奔波,无数的高楼,车站,街市,垃圾箱,流动的汽车,过马路的人群,以点线面体二维三维的形式冲击着我们的眼球,这仅仅是我们透过地铁的窗户看到的景象,恰恰是诸如此类的看似简单,其实繁杂的多因素组合形成了我们对景观的感知,而且季节的差异性会影响我们的感知力度,例如,夏天,人们穿上薄薄的衣服,卖水果的摊铺撑起一个大遮阳伞,地铁里面清凉的环境和窗外炎热的天气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转化为心理落差,从而影响你的下一步行为选择,还是坐在地铁里舒适,其实最终的选择还是遵循你自己的内心,如果有人要刻意的体会这城市的炎热夏天,是没有人阻挡得了他的,景观在这里只是一个间接的导火线。
关于地铁哲学,我只是思考了一小部分,其实这完全可以延伸到更为广阔的街市空间,角度,方向,观察者当时的思想情感都会对景观的感知力度产生有利的或负面的影响,我们中国的诗学里面有情景交融,寄情于景,熟悉此点的人对我的上面所述应该很容易理解,如果观察者还没有从失恋的悲伤中恢复过来,对于身边的事物,他会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把周遭的建筑涂成灰色调,或者干脆是绿油油的一片麦田也会增添他的忧郁,相反,倾情于历史建筑的人,他们会更加喜欢那些灰色调的建筑楼层,因为对他们来讲,那意味着古老的历史感,而其他人只会骑着车子悠然的飘过,我们说这些是单纯从观察者的思想意识和知识水平来阐释他的环境感知,其实还有诸多因素影响此点,我们一开始就只从主观的一方来说明,下面我们来探究客观的景观一方,单从建筑来讲,不同的区域由于受历史发展,地理条件,规划者意图等等影响其建筑景观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中国的建筑讲究在平面上展开,也就是在二维层面展开,在立体方面少有建树,这和西方截然相反,当然这受建筑材料,传统文化的影响,拿北京的故宫为例,去故宫参观的游客看到这样一层层平面展开的院落,他的重檐结构,游客会体味到壮观,崇高,威严,从此人们感受到封建王朝的威仪和等级的森严,建筑组合的节奏感会对观察者产生心理上的影响,种种情感由之而来。在空旷的原野和拥挤的街市里面行走的感觉大相径庭,其实这是建筑的空间场强在起作用,因为不同的物体,树木,电线杆,大厦,车站,都在分割着空间,产生不同的势能和动态变化的倾向,街道的建筑势能不像固定的旅游景点那样比较整齐划一,例如中山陵的音乐台,它的孔雀扇形的广场的建筑指向都是那个孔雀屏的音乐台,而音乐台高耸朝天,草坪和周围种植的藤类植物在试图减弱或者缓和这种建筑意图,正是建筑物的高低平缓,形状各异造成了节奏的变化,建筑群所集中的势能有了不同的数值,自然,感知力度就不同了,但是城市的街市就不同了,规划不合理的街市,往往建筑物比较杂乱,这在中国比较普遍,势能就不像景点那么固定了,所以在建筑杂乱无章的地方,我们会感到无序带来的烦躁和压抑,建筑真的是凝固的音乐了。
2街景
人们通常不会关注周围的景色,有时我们在街道上走着,或者喜欢坐在大巴上看窗外的城市街景,我们在街道上的小吃店前买包子,买千层饼,妈妈牵着自己未满四岁的孩子散步,学生们逛各种特色商铺,诸如此类的现象每天在不同城市的街市上循环上演。等公车的人群,扫地的清洁工,修下水道的工人,拉着满满旧木板的太平车,弯腰拾荒的老婆婆等等人群,公共设施,自然景观形成了街景,最要说明的是最后一种,各个季节又有异样的景色,春夏秋冬各有其最惬意处,春天时街上的人都迫不及待的追向樱花开得最灿烂的地方,夏天则寻找更容易遮阳的街道,在南京夫子庙,即便是夏天街上也拥挤不堪,商铺里凉爽的空调设备取代了夏风,秋天人们又纷纷躲避秋风刮起的粉尘,朝更干净的店里去吃干净的饭,冬天则找一些最暖和的商铺喝一碗鸭血粉丝汤。诸如此类的人们感到习以为常的街景,极有可能被心思细致的写作者吸收,也许瞬时转化不成其作品中的意境或主人公的生活场景,但日后,他必将从这再寻常不过的一点回想中凝结成一种陌生化的意境,展现给读者看,尽管会有共鸣且易于理解,谁也不想总读相同的意境,时间一久也不免心生乏味,所以未来的作者一定会从过去的经历中像抽丝一样的抽出陌生的丝线以织成崭新悦目的衣裳,给以后的读者一个惊奇。街景,目前是活生生的街景,日子久了就是生活,就是经历,再久一点就是故事背景或创作素材,唯有善于思考和描绘之人才可从平凡的街景中塑造出一点奇特伟大的小说图景,这里必有作者当年的生活过往,图景里会提及当时的文化和生活,于是就记录那时的历史画卷。
但这些街景对于平常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其实写作者也未尝不是平凡人,只是他们更比其他人更懂得思考和观察,并且学会用笔和纸张记录,以下的所谈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
也许当下的诸多街景并非规划者一手所为,我们只拿一个小街道为例子,第一个在此落脚的商店老板不会想到现在的街道样子,其目的只是盈利维生,人们由于趋利才达成共识,在此开店,利益均沾,但是仍然是有规律可行,当然规律不是一时形成的,它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才形成所谓的城市区位论,中心区是商业区,高级住宅区和工业区都在郊野,以至于后来城市规划者才开始用科学的理论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我们看到大部分的现代城市街景都大同小异,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代替了最初的商贩土屋,各种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交通道路,指示标志,行道树,花园绿地,诸多景象给人以空间的分隔,从这层含义上,不要担心你的城市和其他的有什么不同。
有人说,你这就大错特错了,还有城市文化,我正要说此点,城市文化其实是很广泛的内容,仅仅一个街景是展现不全面的,但是它的确体现了一部分,在不同的城市我们会体会到城市规划者的奇妙构思,在两个路之间的交叉处树立一个高耸的标志牌,说这里是历史的某个文化名人站着思考的地方,后来就因为多次的思考伫立才产生了载入文学史的名作,我们且不讲设计者的极尽夸大之能,但它确实构思独到,这无疑是城市文化的物质展现,不仅如此,街景上的地标构成文化上的重叠,展现出历史的沿革和文化的深层次延续,例如南京,南朝时的宋齐梁陈的宫城遗址就在今天南京图书馆的地下一层,它透过隔开的玻璃地板保存了这一历史文化遗迹,这一点南京市做的很好,这就形成了文化的层叠,考古学上讲求考古文化的地层分析,越是古老的文化层越在下面,所以去南图借书的市民一般都会去地下一层看看历史上南京的旧迹,增添对这城市的理解和作为市民的自豪感,陌生的游客更会如此。
现在南京的地名各种路和街道巷子的命名都躲不开历史的影子,因为符号在,老一辈的南京人不会忘记历史,新一辈的南京人更要通过地名景观的完美保存来铭记历史,地名不仅指示了实在物质,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文化的延续,这一层是许多城市规划者应该考虑到的,地名就像血液似的融入了本地人的潜意识里,就像有人坐地铁,一直在嘴里念着心里想着三山街是哪一站,竹山路是哪一站,这就是文化符号的形成过程,当人们逐渐的熟悉了这种地名称谓,改名字无非是给市民找麻烦,和老祖宗过不去,改名者说不好会成为历史的罪人,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城市屡次改名,但最终还是原来那个最响亮的名字,想想北京就可知一二了,从开始的北京到后来国民政府建都南京,改北京为北平,后新中国又改为北京。北京之名自然已深入人心,北平无疑是国民政府从名称上降低北京城的名分,此举无济于事,人们心中的北京从一代代传统的国人那里传承下来,这种完全符号化的地名已然不可变更。
街景也一样,地名的变更不要触动当地人的文化心理习惯,为什么城市规划者还要考察当地的民俗文化?考虑历史上的建筑风格?城市建筑也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整个城市通过各种节点,线条,面,结合起来构成了这个城市的物质文化基础,其实这只是物理空间,像企业,政府,市民不同的群体之间的交流所形成的文化制度经济上的复杂关系网络形成了制度文化层面,人们的精神风貌,透过城市的街景,人们看到彼此的忙碌身影和处处体现在各行各业的精神文化又是另一个层面,在南京,我们看到红十字会的献血车,都不由的荡漾起一点温馨,如果我们看到有市民排队在等待献血,我们的幸福指数会不会增强呢?原来,我们这个城市有如此多的爱心市民,我们哪天说不好也会感动得去献一次。
以上我们谈论了街景展现了一种文化,它因城而异,文化营造氛围,影响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日常行为准则,市民自己创造的文化景观反过来又影响市民自己。其实,我们未必能从这些细杂的街景里面看到这么多的内容,这是隐藏在城市文化中的一条无形之线,我们可以说说,为什么上海和南京这两所城市对人的感觉的差异性,这就是街景的奥秘,这里我们不排除,有些人仅仅是通过书籍或者电视对这两所城市形成了固定的印象而没有实在的去看过他们。无论如何,它们的街景我们都能从许多渠道感知到,南京的街景很内敛,上海自然是国际性大都市,自然开放性的景观会多很多,外国游客数也略高一筹。
此外,电影里面的很多镜头是在街道上拍摄的,主人公纷纷在街市上登场亮相,展开爱恨离愁的感人故事。其实,无妨把逛街看成是去看一场免费电影,街市上不仅可以看街景,可以看到比电影更加真实的故事,这就是为什么摄影爱好者喜欢拍街景,因为它们才是生活。
小时候,我还没有见过大城市,只在自己家的小街上走着玩,美其名曰逛街,其实我更在意的是听和看许多人的故事,因为这街上的人也都有不同的人生故事,其生活方式风马牛不相及的也大有人在,这是多么奇怪的现象,你可以想象他们的人生,你自己也不愿意透露自己的故事,人们好似都生活在蒙上一层纱似的梦里,结果却是和谐共存,秩序井然的在街上走着。透过街景我们确实学习到了诸如民俗风情之类的文化,不同的人生景观,各色人等,头脑里装着不同知识学养的人居然互不相干的也在坐地铁,买衣裳,街市上的人们各司其职,司机专心开车,肯德基服务员忙得不可开交,坐在办公室里的文员想着明天的生日宴会如何举办。这些东西是怎样和谐的处在空间里,又不会互相排挤,确实挺奇怪。如果你穿透这些现象,看到市民们团结奋进,和谐温馨的生活状态,你不会受此激励吗?如果情绪失落的你看了几次街上的乞丐和拾荒者不因此感到生活的幸福和不幸吗?这会不会激发你的无限同情呢?还是激发你更深层次的思考,社会不公平,政府不管事。你会不会看到某个建筑美观和谐而选择学习建筑学呢?会不会因为某个业余音乐爱好者的吉他弹的富有激情也学点吉他呢?如果,诸如此类的城市街景能给你带来启示,启迪你的智慧,激发你的潜质,恭喜你,你从这个城市里得到了最宝贵的财富。你已经独立的开始从这个城市的真实生活状态汲取营养了,于是生活就不是枯燥而乏味的了,所以逛街的时候也不妨朝这方面想想。
3公交站台
公交车站作为一个指示标志,也是一种哲学符号,站名乃未来所指,熟悉某个区域的人们对此熟视无睹,因为多次在此出现,等车,和熟悉的人交谈,默记周遭的事物,包括银行,超市,各种大厦,初来乍到的人们往往通过这些潜意识模糊的记忆就建立起下次再来此地的深刻印象,他们或许就抓住了中国银行这几个字,就完全可以找准坐车的方位,久经多次的等车坐车,这里就成为了一个人流的聚集地,是众多意象符号的交汇处,小商贩卖喝的吃的,手机经销商做广告的,甚至诸多的拉客司机也会嬉皮的请你上车,还编出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且说得头头是道,所以,在城市,车站是一个意象的聚集地,所以城市的建设者们建设车站时,所想的不仅是车站的实用功能,对于客流量比较大的商业集散地,我们建议车站有适当的雨篷设施,美观的造型虽然是其次的,但也不可小看其作用,车站的外貌,形态,建筑材料,站名标示牌的颜色,字体的清晰程度,中英文甚至多国语言标识以及垃圾桶的摆放位置和数量都是值得考究的,城市的文明程度就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同时,这也是城市文化的物质展现,因为随着自驾游背包族的日益增加,游客在一个陌生城市里看得最多的就是这些在当地居民眼里最寻常不过的站名了,其实这属于城市标识文化,一个城市的标识文化的发达程度是它被熟知的原因之一,谈及城市的影响力和声誉度甚至发展城市旅游,如果城市标识文化系统不完善,那简直对牛弹琴。作为众多游客造访之地,也是诸多文化的交汇之地,车站周围的意象系统对游客也有不可小视的作用,这些游客在等车之余,出于初次来此地的陌生感和好奇感,观赏周围的风景不失为一种坐车前的前奏,车站周围的风景就不可太拥挤,因为车站本已够拥挤的了,车站周围必须有四周开放的地面,不要靠近某个墙面或者建筑物,以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压抑感,特别是夏天,这一点不言自喻,其次,围绕它而展开的景观就得设置成人们适宜从车站方向看得最清晰最强烈的意象,通常城市建设者不会这么想,车站仿佛只是在其他建筑物建完之后,人们随意在大街上摆着的几块砖头,让人们站在砖头上看远处的绿树大厦,所以建设者不会单从一个小小的车站角度构思周围建筑布局,车站不足以成为他们的中心,如果你看到一个城市的中心是一个大型公交车站,诸多汽车和人流在此集散,开往城市各地,那真是奇特的景观,所以在此我们建议城市的规划者们,在构思街道布局时,何不从车站设置这方面尝试营造一个人们更为舒适的城市街景观赏台呢?车站站台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在南京,比较满意的车站我觉得是总统府那一站,因为在它对面是一个阔大的绿地广场,右前方是南京图书馆,左前方是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后面就是总统府,陌生的游客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到南京市民的悠闲轻松的生活状态,往左边看可以看到总统府前的游客们在殷切的拍照留念,右前方是无数的求知者奔去的知识殿堂,而左边又是众多美术爱好者的天堂,这样南京这所城市就透过这一小小的站台展现出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悠闲富足的市民生活,积极向学的魅力形象,但唯一的不足之处是车站虽然在著名景区总统府稍偏的地方,但特别在旅游旺季,人满为患,车站在最初建造的时候可能低估了总统府的游客量,况且总统府的接待处简直和车站贴在了一起,汽车穿过层层的人流,鸣笛不息,周围人员混杂,一片混乱,作为游客,他们不希望刚下车就被一片喧哗和嘈杂之声吸引,他们想尽快的进入景区,欣赏他们心中的最美风景,所以城市在人们心中的整体形象因无序的嘈杂人流所带来的烦躁感而稍逊一筹,在杭州,有些地段,车站的建造和主道路隔开,中间用一个半月形的小花园点缀,就把坐车之人和其他客流阻隔开了,这是城市建设者们最初所始料未及的,其实从更大的城市文化建设方面来讲,任何一个小小的城市构建就像瓦片对古典园林一样都影响重大,比方说井盖,日本的井盖和中国的就不同,中国的城市井盖写上阴刻铸造者的单位年份,顶多有几个简单的纵横几何式纹路,在日本,在井盖上吗,有山水画,有精致的小型雕刻甚至讲一点城市地名的故事,这是城市的精细之处,关注到它的人们会察觉城市文化的细腻之处,越是细微的东西人们越是关注度不够,特别在中国,人们只讲求面子工程和铭记城建者的功绩,没有从城市文化建设着手,所以城市要的不仅是高楼大厦,花园绿树,人民广场,更重要的是在细微处,在一砖一瓦,一个地名一个小巷,都能够体现城市的文化度量。这要求城建者摆下为政府脸上贴金的大架子,真正从城市文化的保护者和挖掘者的角度重新审视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以及其表现的多样化和层次化,甚至一个城市在造访者心中审美空间的层次化。
4校园景观与意象
校园是小社会的缩影,对于本身就依托于社区办学的高等学校,其校园和社区交融混杂,许多大学的校门就隐藏在居民楼丛立的巷口中,由此,我们要谈及校门的意义,记得近代有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讲过,所谓大学者,非为有大楼之谓也,乃为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固然重要,大楼以及校门的建筑仍不可忽视。
近代以及民国,在跌宕起伏的校园变迁史中,每一次大学校门的重建都是一段深沉的历史符号,校门几乎成为大学校园的经典建筑,在中西方建筑风格交融并济的民国时期,校门采取多样的建筑风格,如北京大学的官衙门式,清华大学的大理石牌坊式,东南大学的古罗马立柱式,这些独特的校门造型无不体现出其校园文化的厚重深韵,无论是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模式还是中国传统建筑模式的大学校门,在校园建造的早起,其与周围低矮的民居住房,也因其风格的相异,对比形成典型的文化标志物,处在繁华闹市街区的大学校园,这些校门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成为广泛意义上的地理标志,起到指示道路的作用,很多公交车会报站,信息技术学院北门到了,工程学院南门到了,而且从人们对一所学校的印象说起,校门是跨入校园并感受其文化底蕴的第一站,这是学子们求学的起点,所谓的第一印象也就在校门,久负盛名的大学,其新建的校门宏伟博大,彰显大学教育兼容并包和博远厚重,而旧校区的校门充满沧桑的历史感,很多校门都是重要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这又是众多意象交聚的地方,许多游客愿意在刻有校名的校门前摄影留念,校门前形成一个意象交集的人流广场,每天来访者络绎不绝,这同时也是校园对外交流文化的一部分。
有些校园,比如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因其历史之久远,而形成的杉木和悬铃木的林荫道,引导人们走进校园内部,以林荫大道为中轴对称,在两侧布置功能不一的建筑用房,其行道树的前方往往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比如东南大学,原来的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以其中西合璧的独特造型走过风雨的八十年历程,为东大校徽上的经典图案,东大学子也经常在此留影纪念,图书馆或大礼堂往往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并不是偶然的,它们是所有知识,言论和重大事件的储藏地和策源地,也是群众集会教育者实施宣讲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佳地,因而图书馆尽管建筑形态不一,但都以雄伟宏大为美,礼堂以严肃庄重为主色调,和周围的空间布局和谐统一,甚至完全以它们为中心组织功能布局。
总观学校建筑空间整体布局,我们会发现几条严格的中轴线,总体的大中轴线和局部的小中轴线,中轴线的设置考虑到建筑用地的面积,地貌形态,等诸多因素,若干中轴线的节点处会有一处标志性建筑,成为各个中轴道路变向的指示标志,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一定是可进入性很高的,有突出优越的地理位置,古老的校园可能会受历史文化区位因素的影响,例如北京大学的红楼,因其众多的历史渊源而著名,即使它不具有多重道路的交汇性也会是鲜明的地标。地标性建筑可能是几条主干道路的交汇处,它是几条道路拐角处的共同风景,行人以它为目标自然的转入另外一条,正所谓意象在此处交替变换转折,若我们从高空航拍标志性建筑,会发现,它呈现辐射状,像一个偌大的灯塔,指引围绕它周围的事物。
我们穿过校门就看到了大学校园内的其他建筑,建筑设计风格在其建造之初就已成定局,新建筑只有在老建筑的缝隙中悄悄生存,以免打破了这一稳定的建筑意象和格局,大学的建筑风格,我们分为中式的,中西方结合式的和现代化的建筑,具有古典意象的大学校园,古树名木的遮阳庇荫,草坪之规整厚重,绿意盎然,传达古朴之中的自然清新,比如,南大的北大楼,古藤爬满周身,开阔的楼前草坪广场,四周低矮的老房子,老态龙钟的松树丛,所有的这些景观意象都衬托出北大楼的高耸和古韵,成为南大的标志,但是它和鼓楼四周的高楼大厦仍不可相提并论,如一味从高度上对比,它倒是渺小极了,北大楼的建筑意象只可以局限于南大这一区域,因为它和鼓楼区四周的高楼大厦建筑风格格格不入,倒可以看作是两种不同时期建筑的跨时空对话与交流,迥异之建筑的共时相遇会激发陌生感,对于摄影师来说,这的确是不错的创作灵感,所以每一次去南大,到此摄影的不在少数。
建筑风格和校园文化相呼应,大学的规模,教学等级和办学理念都将刻入建筑构造中,往往稍有名望的大学都希望,建筑高大,壮观,大气磅礴,以显露其同样蕴含深远,精深博大的大学精神,这中间有人的不正常的大学心理在起作用,其实愈是古老的大学,建筑高度愈低,设施也赶不上时代的潮流,但是老房子仍旧留着作为历史文化符号,实施内部改造,照旧作为办公用房使用。新建的大学校园完全是现代化的,公寓式的宿舍,大学生活动中心,食堂,教学楼,形式各异的图书馆,功能分区严谨考究,许多大学的建设者目光长远,他们在设计之初就小心翼翼,留给大学后来的发展余地,我们可以说这是大学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多新建大学校园留有众多空地,可供未来宿舍建设用地,或开展研究生教育用地,实在是一种明智之举。
多数大学校园是几何式园林和古典园林构造法的有机结合。整体采用西方式的构园手法,局部使用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因为各个时代建筑思潮迥异,校园建筑的时间起点不同,风格自然相异。具有浓厚古典意象建设发端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老校区,其园林构造负山绕水,因地制宜,多亭子假山湖水,比如北大的博雅塔和未名湖,景色相互因借,湖光塔影,美丽迷人。南大,高大的杉木丛和雪松起到遮掩视线的作用,或添景或藏景,绕过一片松树丛看到北大楼高耸在青青草坪之上,眼界顿时开阔,草坪的周围由雪松团团围住,仿佛一个封闭的露天足球场,而北大楼恰如一只燃烧的奥运火炬,这里是南大古典意象最浓重之地方。河海大学南京校区地势很高且多陡峭山坡,又植被丰茂,上辟林间小径,可居高临下,只见树林遮住高楼顶端,宛如身处异地,宿舍多建在山坡下,简直诗意的栖居,整个校园分为若干个垂直地势层,其间用石阶连接,校园整体景观的层次感和角度感都很强,花园绿树镶嵌。新建成的校区,功能分区合理,严谨,规整,正方形或圆形的花园,严整的方块的教学楼,公寓式的学生宿舍,在干净整洁的笔直的中央大道的指引下一一图画般展现,条理清晰,细致明确,不至于像古典园林那样曲折多变,含蓄铺陈,缺少方位感,和固定的标志物。
三江学院的地势和河海大学相似,但其建筑颇有欧式风格,一律深棕色小洋楼,其建筑屋顶穹顶和尖顶交织,楼分别以雅致的别名称之,徜徉其间,仿佛置身异国,建筑格调反映校园文化特色,因其格调不同,学子们对景观的感知力度有别,印象不一,印象深刻之人容易把校园融入自己的生活。校园景观包括无形的鸟鸣,花草的气息,若干年后,学生们会这样忆起往事例如,几年前,我在某路上喝醉了酒,那一次正是我和她分手的日子,我面对昔日里常和她共自习的图书馆,坐在暗黄的路灯光圈里,放声的哭起来。三年前,我和她在某校报亭相遇并在图书馆一起上自习,第二天,我们在南区校门口坐车去商场购物。我们看到他们提到的地点,似乎很随意,但时光的洪流把这些具有节点和象征性意义的地点和他们的生命中的重大事情结合在一起,意象就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变得灵活,使生活成为可能,变得可追溯性和可讲述性,试想,学校若是个大草原,没有任何建筑,标志,我们的生命记忆只有草原,狂草,再无他物。校园意象引导人的审美观,即便有的人其审美观比较固定,也会激发起他对美的整体感知,美的形式,审美视角层次和广域度的重新认知,从而间接影响人的心理,紧随其后,人的行为也会有所变化,盛夏,在树林茂密的校园里,人们会走得很慢,若在新建的校区内,矮小的樟树丛没有一点庇荫的作用,即便是打伞也会行色匆匆。在意象聚集之地,摄影爱好者会选择或尝试新的角度拍照,不断玩味欣赏。在四月,在南京林业大学的樱花路,在南师大随园校区的海棠路,会有摄影者穿梭在于人群,以不同姿势,从不同时空,开始艺术创作。在南京,古老的民国建筑也会惹来不少建筑癖一族的钟情,他们专注建筑细部,勒脚石,花纹,青砖的节理,青瓦的雕饰甚至建筑奠基石上的时间建筑单位,还有建筑屋宇一角的湛蓝天空,当然,他们还要考虑摄影的时间,光线之强弱,这些外在时间因素会影响建筑的美感。几十年后,从学校里走出的写作者,会这样描写培育自己的母校,气爽秋高的傍晚凉风习习,图书馆显得格外宁静,像个安详的母亲坐在河岸的草坪上,等着一群孩子投入她的怀抱,我是她最宠幸的一个。下过雨后,阴凉的暮秋,在月桐路上看散落在雨水里的梧桐叶,想起三年前的初恋,仿佛一朵孤云飘过。气候,季节的变迁对观赏者的心理带来崭新的刺激,未来的写作者们会根据它们整合写作素材并介入感情,形成文学作品,所以校园景观意象影响未来写作者的意象创作,引导写作者的思绪和心理。我们从校园意象谈到写作者的创作心理和素材的整合,这已经是校园意象的一小部分最隐晦最细致的作用了。
我们希望未来的校园规划者们,能创造出更高质量的校园景观,其风格无论中西,其意象都能够满足现在人的审美需求,引导人们开发挖掘积极的审美观,陶冶情操,平和净化人的心灵,同时品读校园文化,构建人和谐的心理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