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参加“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300”?这得从第四期活动说起。
第四期“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300天”活动,我是为数不多的挑战成功者之一。活动结束后,我仍然一直在坚持写着。目前自己的简书上的日更也来到了将近400天没有间断过,每天的日更写作成为了我的日常,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写作,是在参加完第七届线上教育行走之后才发生的事情。在这之前,我是不读书不写作的人,无论是作为之前的语文老师,还是后来转科成为的数学老师,亦或是担任班主任的职位,写,于我而言都是极其遥远的事。
不会写,是自己说的最多的借口。现在想想,那是为自己的不思考不学习的推脱。我曾经以为自己会从此一直不会写,做一个不读不写的教师,等着退休的那一日。
但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奇妙,在对的时间——自己不想过这样的一眼就看到头的生活,更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总得做点什么。在一种发自内心想要改变的驱动下,遇到对的人和事——教育行走,居然有了写的冲动。虽然文笔生涩,甚至只是每天记录一些流水账,但是这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开始写了,我开始思考了。
再到后来的参加第四期“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300天”活动,似乎就顺理成章了。其实这当中也经历过了挣扎,首先是要不要参加的问题。其实第三期已经知道这个活动,也有想法挑战一下自己,但是作为七八十年代的一员,跟大多数人一样,深深自卑,以及害怕失败的思想,始终在内心深处,始终不敢向小尘老师申请。
当然,最后还是在小尘老师鼓励下,走出了这一步。在第八届惠州大亚湾教育行走的现场,遇见了小尘老师,谈及“一起写吧挑战300天”的活动,说到我有想要加入的意愿,但是又有所顾虑,害怕失败。小尘老师鼓励我,你本身写的就很好,再说参加这个活动先不要想着放弃,先不要想着失败,先开始了再说,说不定写着写着就坚持下来了。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推你一把,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再到后来,在日更的过程中,也经历过偶尔想放弃的想法。这就跟跑步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极点现象:在跑步的中后期,跑者会感到呼吸困难,仿佛喘不过气来,它考验着跑者的体力和意志力,需要跑者通过调整呼吸和节奏来克服。当你在这一个时期坚持下来了,后面就会轻松许多。
在日更中的中后期也有这样的感觉,感觉脑袋空空,有时好长时间憋不出一个字,甚至有时为了凑字数,用一大段文章的文字写一篇读后感,连自己看了都难受。
所幸,这样的一段时间,我坚持下来了。
今年八月一日,第五期的“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300天”活动又开启了,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其实,我现在的写已经与“挑战”没有多大关联了,报不报名参加活动,我想我都会写下去。这或许就是“教育行走一起写吧”带给我的最大收益——一起写吧,悄然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不管上班,还是周末在家,甚至是逢年过节,每天晚上,都会抽出一点时间,躺在床上,用自己最喜欢的姿势,捧起一本书,慢慢地,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静静地看书,思绪会随着书本流动。累了,闭上眼睛回顾一下,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有什么有趣的人?有什么热点新闻?或者书中有什么观点触动了我的思考?一篇篇“小作文”就这么产生了。当然,偶尔也会经历迟迟静不下心来,需要更长的时间酝酿,这也不打紧,静静地等待,等待那一个突然冒出来的题目或者一个句子。可以这么说,因为阅读写作,自己的内心更加笃定,平静。一起写吧——让自己及时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让每一天都过得有趣一些。
有时候每每想起五年前的自己,活得不像一个老师,活得不像一个父亲,活得更不像是自己,是何故?我想,没有思考是最大的原因之一。在生活上,在工作上,遇到问题,总会归咎于环境,归咎于那个现在看来是毫不相干的人和事;面对孩子,面对学生,面对身边的人,总是无法理解一些不能理解的,想的最多的往往是他们不好。
而每天的日更恰好让我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思考自己,思考孩子,思考教育,思考生活……
“行走拓宽视届,读写重建心灵”。
是的,在阅读中,在写作里,与内心深处那个柔弱的自己对话,重塑自我。这就是“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300”带给我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