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我们的青春终将逝去,到了那个时候又何以缅怀。似乎我们总要往里加点料,回味的时候才能连带着想起那段记忆是什么样子的。而这些,岂能不在大学里多做一做呢。毕竟那是我们最后可以恣肆的地方。
把没尝试过的都在大学里尽量尝试一遍,之前完成了一个人去旅行,这一次二分之一完成了去酒吧的愿望。不为一个人哭红过眼,没有在酒吧宿醉过,不曾吐露心里话的歇斯底里,怎么能算是“圆满”的大学。
打开大门的那一刻就有一种冲动:今晚不醉不归!
和弟说好去吃一家墨西哥菜,好不容易找到店,当他为我拉开门的时候,那个环境有一瞬间让我眩晕感到不太真实:极度喧闹的英文歌充斥耳朵,暴露在有些暗下的红色黄色灯光下,面前是过半的黑人白人朋友,穿梭其中寻找座位。好不容易坐下来再仔细地观察,面前的酒柜摆满调酒用的基酒,调酒师正在摇晃器皿倒出一杯又一杯mojito。
在这里需要提高一个声贝讲话,对方才听得到;容易跟随节奏很强的音乐摇摆而不觉得尴尬。等待总还是值得的,一杯足量的莫吉托和一杯冷艳的伏特加蔓越莓。如果是第一次尝试刚调好的鸡尾酒绝对会惊艳到,那真的是RIO的螺丝起子都不太能比的。它并没有那么大的气泡,同时伴有更纯的酒精感,瞬间点燃大脑中的兴奋点。此刻再抬头看小黑板上用英语写的酒名,更想把它们都尝试一遍。
酒吧一般都会开到凌晨,如果奔着喝酒的目的最好的时间是晚上十点后,而这是与我们在校的大学生活相悖的。想泡在这里直到深夜,我想或许不是酒真的有多好喝,而是有太多话想说。曹操曾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酒在宣泄情绪上,不完全是个坏东西。不管是情伤,还是不擅人际,亦或是前方坎坷,那些遗憾后悔、不满意见、倔强困惑都可以在酒后说出来。而听的人就当做他已醉,也就不会当回事。在这里,似乎只要不和邻桌起冲突,说的话大多会得到宽容,即使哭得很难看,即使发酒疯很滑稽。
而在酒吧,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不同于咖啡馆,这里承载着多数人堕落“黑暗”的一面。
我是同时喜欢咖啡和鸡尾酒的,于是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你见过在咖啡馆里大发牢骚不顾形象的吗?同样,在酒吧你见过聊生意说的风生水起的吗?似乎,在咖啡馆里的人们总是朝气向上的那一面,而在酒吧里则相反。并不觉得这不好,而是这里更能听到真实的故事,看到百态。黑人朋友叫了几次服务生还是未得到回应,白人朋友说着“朋友”要点番茄酱,两位有些发福的外国女人肢体语言丰富,在讨论的是家长里短吧。我相信,如果待在这里的时间再长一点,就能和友好些的外国朋友套出些故事。他们当中可能也有很成功的,但是在这里展现的是那最普通的一面,不过是喝的酒不太一样而已吧。
总觉得,大学时期的我们把酒吧想象得太可怕,认为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青年不该去这种地方。实则它只是体验生活的场所,偶尔去放纵一下自我,无伤大雅。
如果身边有个信得过的异性朋友,就放心去酒吧喝一杯吧,收获不会差的。最起码还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鸡尾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