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参加了知识大咖古典老师倡议的一项有意义的在线打卡活动:
深潜行动--每天固定一段时间在无干扰、高专注状态下完成自己要做的任务。
古典老师犀利地指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大家似乎都很忙。可是当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躺下,回想一整天工作时,你会发现脑子很乱,感觉自己做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做。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一个月,一年,五年......等你临近30、40岁的时候,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那么多年的打拼,每天都在忙碌,除了赚钱,好像啥都没有积累下来。
你会发现在这个时代,你的生活被分割切碎,被各种琐碎信息所占满,你很多时候不得不被动面对随时被干扰,永远得在线。我们想长期专注做一件事,竟然变得越来越奢侈。
回想自己这几年的职业生涯,还真的好像一直很忙碌,但是又想不起来到底有啥突出成果,浑浑噩噩地度过了第一个黄金职业生涯期,这样的结果让人细思极恐......
1)那么问题来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深度工作》一书把工作分成两种类型: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
浮浅工作:那些不太需要投入很多思考的、重复性高的、可多任务的,看上去忙忙碌碌状态的事务性工作。
比如:回邮件、群聊沟通、搜集简单资料、ppt排版等。这样类型工作是低价值的、易复制的、能替代的工作。
深度工作:无干扰的情况下,专注地做让脑力发挥到极致,实现个人成长的工作。
比如:写东西、做计划、培训、设计和咨询等。这种类型工作是创造性的、高价值的、难以复制和替代的工作。
该书作者指出了在这个信息时代,脑力劳动者的惊人真相:
大部分人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在处理一些特别浮浅表面的事情上。这些事情不仅产出有限,而且没有什么价值,不会对你的职业生涯的竞争力有什么特高。
按照这个标准我一算吓一跳,我这样平时大概60%-70%的时间都在浮浅工作。细算的话,八小时工作时间里,真正深度工作时间可能就是一两个小时。
也就是说:至少60%的时间都被浪费了。
2)没有深度工作,就没有竞争力
古典老师分析指出:中国的脑力工作者竞争非常激烈,仅仅看大学生数目就能知道--每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有700万到800万人,再加上考研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每年都有一两千万闲散的脑力工作者,这些人都能做基础的脑力工作。
而且,我们在慢慢进入AI时代,这是一个脑力工作者越来越廉价的时代,尤其是平庸的脑力劳动者。
所以,你的竞争对手,一是机器,二是刚出校园的“鲜肉”,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特别擅长做那些简单、重复的浮浅工作。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是六个月以内能接你正在做的工作,那么你这部分工作,注定是会被慢慢取代的。
如果我们一直这样做下去,工作五年、十年,也是不是两个月甚至两周就能被受过良好培训的新人所替代呢?
反之,假如有一个人每天深度工作3-4小时,基本他的成长速度会是你的一倍。5年等于你十年!
这种事情应该在身边真不少见,至少我是在上海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太多小鲜肉年纪轻轻,因为工作效率高、成果好,晋升速度和级别跑的非常快,已经把很多职场老人远远甩在身后了。这种直观的冲击力还是蛮大的,让人不寒而栗,危机感此起彼伏......
3)如何具体开展深潜行动?
读到这儿,大家想必都意识到了大部分工作都是浮浅工作,而深潜才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所在,是改变工作价值结构,提高效率,重塑大脑底层智力的非常重要手段。
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到有效深潜呢?
首先,既然深潜是一种无干扰、高专注的做事状态,那意味着深潜的基础是注意力,而注意力基础是精力,精力的基础则是运动、饮食和睡眠等。
关于饮食和睡眠这块如何有效提升质量,在我的简书公号里拙文《如何从体能上有效提高个人精力水平?》有详细阐述,在此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开文章下面链接去查阅看看。
其次,数码静默:现在电子数码产品诸如手机和电脑每天一打开,就像泛滥的、决堤的河流一样,爆炸式的信息冲击诱惑着你的专注力。
这种信息泛滥会降低效率,损害你的思考力,剥夺你的独立思考能力。
每天可以进行数码静默,比如每天定期关闭数码产品,静默一小时,每周有半天至一天完全断网状态挑战自己。就像音乐休止符一样去给自己网络排毒。
最后,每天可以有仪式感地收拾桌面,正念深呼吸几秒,结合书写,进入深度思考状态,从喧嚣的外部世界沉浸到宁静温暖的深海中去。
让我们将深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吧,因为专注才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底层技能。
拓展阅读:如何从体能上有效提升个人精力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