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部包括“ 氵”、“冫”、“水”、“氺”等,它们虽然都和水有关,但还是有细微的差别,我们来一一论述。


从以上可以看出,甲骨文字形的“水”像悬崖上流下来的水滴,而其造字本义就是从山岩或峭壁上飞溅而下的山泉。
需要补充的是坎卦的卦象就是水字的形状。

“冫”读,音为bing1,带两点水的字大都与寒冷和凉有关,如:冰冻(凍),冷,凉等

帶“ 氵”的字一大部分是名词,分类论述如下
和水流经的地形有关,如溪,潭、渎、沟,涧、海、洋、渠、涂、泽、滩等;
和河流的名称有关,如江、河、淮,汉,沁、溧,济等;
和水面所表现的现象有关,如漾、涟、潮、汐沫、波、澜、浪、涛等。
还有一部分是动词,如洒、淘、滔、泛、滥、泄、滴、泠等
我们需要着重说一下一些存在混淆和古今异义的字,如下
水流的源头叫“泉”;石壁上飞溅的山泉叫“水”;由山泉汇成的水叫“涧”;山涧在地面汇成的清流叫“溪” ;众多小溪汇成的水流叫“川” ;众多川流汇成的大川叫“河”,最大的河的叫“江”。
冷(leng3):天气寒冷使水结冰。
泠(ling2):幽谷山泉发出“呤呤”响声。
沁(qin4):泉水冬温夏凉,夏饮凉泉,凉到心田,极为惬意。
泌(bi4):水从无孔无缝的山岩神秘渗出。
涕(ti4):为死者落泪。动物高声呼叫为“号”* ;呼天抢地为“哭” ;声泪倶下为“涕”;无声落泪为“泣”。
带“水”的字,一般指普遍意义上的水,如汆,浆等。
“氺”是“水”的异体字,带“氺”的字也就与水有关啦,如
泰(tai4):用净水泼身,去污驱邪,以祈吉祥与幸福。
录(錄)(lu4):用辘轳和水袋从井下汲水。

需要指出的是,“暴”、“黎”、“黍”这些字底下都是“氺”,但这些字都是米字的误写,和水的意思相去甚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