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异乡人的伤痛
----以“老漂族”为例
摘要:本调查报告是通过对“老漂族”生活状况所涉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涉及 “老漂族”概念的界定;“老漂族”的研究背景;“老漂族”的基本特征;以及“老漂族”的生活状况和高层次需求难以满足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对策。
图片来源于檬树关键词:“老漂族” 生活状况 社会融入 解决对策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信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导致年轻劳动力人口的流动,年轻劳动力人口的流动同时带动了老年人口的流动,由此产生了一个社会新群体——“老漂族”。所谓老漂族,是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
二、“老漂族”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进入21世纪,学者开始逐渐关注“老漂族”这一社会现象并开始探究“老漂族”的问题与对策。2015年《中国文明网》以《让“老漂族”都能安心》为题发表文章。与此同时,《光明网》也发表了《城市“老漂族”,何以载乡愁?》,意在引起大众的关注;2016年《人民日报》也逐渐关注这个问题,发布了《“老漂族”的苦恼》,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社会科学网以《“老漂族”问题及其社会应对》为题,阐述了“老漂族”存在的原因以及产生的诸多问题。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老人健康服务专题调查显示,流动老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公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我国流动老人逐渐增加,已具有相当规模。2015年中国户籍不在原地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60岁及以上的流动老年人口数量接近1800万。流动老人规模不断增长,以低龄为主,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是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其中,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为与子女团聚或异地养老的比例为25%,23%的老人是因务工经商而流动。而商业文明冲击下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面临着艰难转换。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邹顺康认为“远离家乡,脱离了自己原有的朋友圈,大多数流动老人的生活都比较孤单,甚至孤独。”年迈的他们,陌生的城市,很难融入当地生活。没有自己的亲友圈,生活范围很小,很多老人感到孤独寂寞。
此外,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一些流动老人的异地生活会遭遇就医、社保等问题,而且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老漂族”这一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成为我们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2016年10月28日北京青年报以《善待“老漂族”是一道社会治理课题》响应了这一社会问题;2017年3月在两会期间,人民网再次展开专栏《两会有我 砥砺奋进》:从“老有所依”到“老有颐养”,意在让大众更多关注这一问题。本次我们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了解中国“老漂族”人群的生活现状、心理现状以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如经济问题、健康问题、生活问题、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呼吁社会成员关注“老漂族”人群,同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对策,使他们能够安享晚年,工作与老人养老实现“双赢”。从而,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一片良好的社会土壤。
三、“老漂族”的融入现状
以我们所调查的北京市房山区文水公寓为例,为此在2016年4月我们在文水公寓进行了一番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对象为该社区的居民,发放了大约24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调查问卷85%左右。具体情况列表【1】如下:
问题(有效样本)
统计值(百分比)
您之前听说过“老漂”这样一个说法(175)
听说过(57.6%);没听说过(42.4%)
最近一年中,您家中的“老漂”父母主要是(147)
以男方的父母为主(40.5%);以女方的父母为主(41.6%);双方父母轮流,居住时间差不多(17.9%)
在接下来的时间,您会不会选择让父母(包括配偶的父母)来上海“老漂”(133)
会(31.2%);不会(16.4%);看情况,尊重父母决定(52.4%)
将来您的“老漂”父母还会不会继续在上海生活(146)
不会(13.2%);会(45.8%);不一定(41%)
1、经济生活融入层面
经济问题决定“老漂”们的生活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社会融入程度。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并没有经济方面的不满,自己的存款,孩子给的赡养费,再加上由来已久的节约习惯,同时还有一些不愿出门消费,不适应新的消费方式的原因。所以普遍不存在经济困难,基本生活需要可以得到保障而且尚有富余。然而“老漂”们表面上不缺乏在大城市的生活开销,但最需要医疗资源的这个群体,也面临医保、社保的地域化限制,无形中增加就医难度。这是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既考验子孙的孝心及赡养能力,更考验社会福利政策和公共服务水准。
2、社会生活融入层面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社交的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也是人必须的需求,“老漂族”群体同样需要社交,而他们交往圈子狭窄,交往机会少。他们离开世代生活的故乡,没有了以往的朋友,而主要的交往对象主要是家人,其他的均为社区中经常碰面的老人,然而接触并不是很深,他们来自天南海北,比如来自河南64岁的张大爷坦诚的告诉我们,他们来到北京4年了却感觉到很难融入到这个城市,说话听不太懂,也与当地的生活方式不太一样。这也显示了地域的差异必然导致生活方式的不同,语言的障碍,从而使他们的交往变成简单的点头致意。而且大多数人都愿意与有相同经历得人交往,他们之间的经历差异也导致交流变少。社区邻里交流少,老人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而儿女工作繁忙,无法带他们融入社会。所以“老漂”们社会生活融入低,社会参与度低。
3、文化生活融入层面
在遭遇新的社会环境变化中,文化之间的冲突也会对融入产生一定的影响。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老漂”们语言交流存在困难,阻碍他们与本地人的交流。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环境,长久形成的各种生活习惯让他们很难适应居住地的生活习惯。同时,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和陈旧,无法适应新媒体和新型娱乐,大多集中在看电视和报纸。闲暇时间增多,娱乐方式的减少,使他们有大量时间,但他们并没有用于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娱乐,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老漂”们的寂寞与孤独。
4、情感生活融入层面
围绕在“老漂”身边的人,没有办法给予他们情感需要,“老漂”们接触最多的就是他们的子女。而子女通常工作繁忙压力大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老人,而老人也考虑子女的经济状况,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导致彼此的沟通越来越少,而同社区的人大多来自天南海北,他们之间很难形成很深的感情基础,况且地域和经历的差异,导致很难建立很深的感情,即使老漂们在情感方面有迫切的需要,那他们的情感需求也很难得到满足。我们截取了《城市观察》中的相关数据,列表【2】、【3】如下:
表【2】“老漂”与子女的关系
“从不”发生矛盾
7.7%
“很少”发生矛盾
34.8%
“有时”发生矛盾
53.2%
“经常”发生矛盾
3.9%
“总是”发生矛盾
0.3%
表【3】“老漂”与子女的交流频率
有时
51.8%
很少
18.3%
经常
16.7%
总是
13.2%
四、针对“老漂族”的解决对策
1. 国家方面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建议:“我们未来的养老服务,要由以户籍为标准转为居民为标准,下一步,我国应着力突破当前按户籍分配资源的财政制度的瓶颈,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医保等公共服务的对接,使在异地养老的老人也得到基本的、均等的养老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在《关注“老漂”一族》中说:“‘老漂们’所遭遇的最大困难还是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险待遇上,对于这些非本地户籍的常驻老龄人口,是否考虑给予一些政策上的便利。同时也使他们能够享受本地对老年人的各种优惠政策,也要把他们组织到所在社区的种种活动中去。”因此, 从制度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保障,比如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和社会福利,进而老年人提供生活方便;从媒体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关注“老漂族”共识,让他们感到社会的温度;从经济方面加大对老年人的帮扶投入并引导。比如财政立项,成立志愿者帮扶小组,采用接地气的方式,深入到他们生活的环境,与他们近距离交流与沟通,了解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与此同时展开系列团体活动,增强他们的凝聚感与归属感,从而引导 “老漂”们融入新到生活环境中去。
2.社会方面
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瑞政说,老年人的城市生活困境主要不是体现在经济上,更多地反映在社会心理层面,他认为这些“老漂族”应该主动走出去,多参加社区组织的老年人活动,让自己真正融入社区生活。在“老漂”们主动融入社会的同时,社区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关怀这些老人、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多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社会也应该重点实施精神关爱,动员社会的组织力量,建立相应的协会组织,吸引“老漂”族参加各类娱乐活动,为老漂们提供交友平台,让他们积极主动融入城市生活,从而减少孤独感;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老漂”族在生活和医疗保障方面的问题,让他们感觉社会的温暖;
3.家庭方面
华中科技大学周云清教授认为子女应在工作之余多与父母进行交流,比如陪他们说说话,这样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心声;子女也可以把自己的父母介绍给周围年龄相仿的邻居,通过串门、聊天、买菜等方式帮助父母了解新环境形成新的朋友圈;子女还可以鼓励父母同周围的老人,走出家门多接触外面的世界,比如多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培养爱好丰富生活。
参考文献
[1] 善待“老漂族”是一道社会治理课题. [N].北京青年报2016-10-28.
[2]谁能给“老漂族”一个幸福的晚年. [N].人民网.第96期
https://m.baidu.com/from=1015097f/bd_page_type
[3]在沪“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N].城市观察2016年第3期
本文为原创文章已发表在:檬树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