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讲这个事作为本周的007稿件。但是回顾本周的工作,最强烈的感悟与分享,就是关于这件事,所以思考再三还是写下这件事。那这样传销励志演讲式的表达,到底说的是什么事?
没错,就是,人呐,都是逼出来的。
为了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激发自己的写作动能,提高自己的写作熟练度。
我用淘宝找一批写作供稿群,简称“当枪手”。
这样的写作群体,一般是在校的无聊大学生。
本身商家对稿件的要求质量并不高,给的也只是个辛苦费,平均千字30。
别看给的钱少,但客户要求可是叼。我着实当了一次乙方,被甲方爸爸们虐的死去活来。
真应了那句——越穷越讲究。
我接的第一单,是个1500字的脱贫攻坚演讲,30块。
鉴于和工作相关,以锻炼的心态,恶心的接了。稿子素材繁多,从5点半下班路上开始思考,一直写到9点半,写的手软脑袋木。
没想到,顾客半夜11点多让我改稿,要求继续丰富案例。尼玛,30块这么多要求,恨得我想砸死对方。
但是基于沉默成本心态,已经恶心到现在了,难不成还骂回去,不挣这30块了?
其实,让我烦躁的不是顾客半夜找,而是在刚完成第一单后,我又手贱的接了一个2000字的规划书。
的确是有些浪了,完成第一稿时,已感觉到有些疲惫。
一看是个100元的大单。心说自己已经辛苦半天写了1500字才挣30,这个2000字挣100,还是党建工作的稿件,不抢不亏了?
单子接简单,写可太难了。自己的大脑已然发蒙。望着满屏的文字,不知道怎么下笔,几次中断,进行短暂修整都不见效果,只是依照案板简单的搭建了个框架。
我知道,状态已经崩了。看着时钟指向12,我果断放弃了今晚的加班。定下了凌晨5点半的闹铃,抓紧休息。计划一早再冲击。
早晨醒来,看着稿子仍是难以下手,强逼着自己按照框架向里面填东西。
本来打算认真的编辑素材,逐字逐句的修正。但是飞速奔跑的秒针,我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索性,破罐破摔,把能踹进去的素材往里扔,能写多少写多少,可写到快上班,仍没有完成。
上班路上,我几次想微信告诉店家,我完不成了退单吧。字打出来却是,最晚什么时间?
截止时间是9点,早晨我简单吃了点东西,在办公桌上又拼命码起来。
万万没想到,以为完不成的稿子,在9点6分,我竟然拼凑完成了。虽然稿件水平不让我十分满意,不过仔细看看,勉强还能语句通顺合乎逻辑。
这样短时间,在大脑迟钝的情况下,我竟然完成了极限的挑战,我摇了摇微酸的脖子,倍感戏剧。
一鼓作气,几天时间我连续接了7单,有的甚至一口气连接3单。
可每次接下来写的时候,都有种想死的冲动,后悔为啥要接。不过每次到deadline时,恰好都能完成,总体来看稿件质量都可以。
我不仅苦笑,难不成,这写作,真的是逼出来的?
想想,有一定的原因,但不完全是。我们完成一篇写作文稿,大致需要以下步骤。
1、 确定写作方向;
2、 参考写作素材;
3、 列出写作提纲;
4、 整合素材填充大纲。
写作本身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所谓讲出一杯水要备下一桶水。没有大量的输入内容,完成有效输出就是一句空话,哪怕写这样的心得性散文,没有经历和反思,也是无法写出来的。
素材,就成为写作中的核心要素。
先确定写作方向,大概明白你要写什么,属于什么类型的文章,然后去网上各种淘资料。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就能够参阅别人如何搭建骨架,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大纲体系。列出大小标题,按照标题一点点的细化搜索素材,从一段一段的填补开始,逐步的修改句子,精修用词,连贯语句。
整个写作最重要的是搜索素材,最辛苦的是列大纲,最恶心的是填素材。
重要是素材不全,无米之炊。大纲不明,逻辑混乱。而素材填写,对于一个追求原创,渴望出彩的写作人来说,太残暴。
每次想写好,总觉写的不满意,结果一次次拖延抗拒。反而最后被逼无奈了,发现填进去梳理的内容也还不错。
那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本身没错,可是过于矫情,想一蹴而就的完成写作,我认为是极为困难的。
作为文青,要清楚,公文写作不是请客吃饭。
它是冷漠的,是机械的逻辑表达,要求你把大量信息梳理整合,合理叙述。
我们就像一个个建筑工人,搬砖砌墙。不能指望一次性把屋子建好,会有无数次的修正,重要的是先把房子建起来,至于好不好的,是继续完善的过程。
如果总想着,我还能等等,找到更好的素材,考虑更全面些。有时就陷入悖论的怪圈,总觉得自己资料不够,框架不明,愈加不敢下笔,耽误了时间。
其实合理的素材看5-7篇就足够,框架先搭起来,不要怕错,越早下手,后面修改的时间越充裕,大不了卸掉一个大梁重搭一片屋顶,但如果一直拖延着不动手,只能让你越来越慢。
最后,透露一个秘密,写作这东西,虽说有时很冷漠,可它就像个姑娘,只要你死皮赖脸的写下去,写的心平气和了。
那种拧自来水的灵感,会自然而然的来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