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治则课程总结
定义: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制定对防治疾病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
一.扶正祛邪
1.单独使用
以正气不足为矛盾主要方面-扶正。如:益气,补血
以邪气亢奋为矛盾主要方面-祛邪,如:泻火,散寒。
2综合运用
虚中夹实-扶正为主,佐以祛邪
实中夹虚-祛邪为主,佐以扶正
虚实并重-扶正祛邪并用
二.调整阴阳
1.偏盛-实则泻之
阳盛-热则寒之
阴盛-寒则热之
2.偏虚-虚则补之
阳虚-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虚-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三.标本缓急
1.急则治其标,如鼻出血首先要止鼻血
2.缓则治其本。
四.正治反治
正治:指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逆着病证表象而治的治则。如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反治:指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顺从病证的表象而治的治则。例如气虚,血虚,津亏导致的便秘采用补法,瘀血导致的崩漏采用活血的方法。
五.三因论证
因人: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
因地:考虑空间地域因素所造成的生理病理变化
因时:治疗考虑季节,月,日节律等所造成的影响。
第二十节-气的失常课程总结
气虚
一.含义
气的不足并且导致机体的机能低下的病理状态
二.原因
1来源不足
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2.消耗太过
大病久病,(久病耗伤气血) 大吐,大泻大汗,大出血(气随津脱)
三.表现
机体机能低下
1.推动减弱-疲乏无力,少气懒言
2.温煦减弱-虚寒,畏寒肢冷
3.防御功能下降-易感冒
气机失调
含义:气的运动不畅或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
气滞:气郁阻停滞的病理变化,以胀,满,闷为特征
气逆:指气的升发太过或下降不及,以肺,胃,肝等脏最为多见。
气陷: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与脾关系最为密切
气闭(厥):气机郁闭,外出受阻,以致清窍闭塞,突然昏厥
气脱:指气不内守,大量外逸,以致全身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变化。第一节-外科病因之六淫课程总结
一.含义
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类外感病邪的总称
二.六淫归类思维方法:取类比象
三.致病特点
1.外感性。六淫病邪多从肌表而入
2.季节性,如春季多发风病3.环境性,如久居寒湿之地易患湿邪。
4.相兼性,如暑湿感冒是暑邪和湿邪同时侵犯人体
5.转化性,如感受风寒之邪,可入里化热而转变为里热证。
第四节-暑邪课程总结
一.含义
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
特性的外邪。
二.性质
1.严格的季节性
2.炎热
3.升散
4.夹湿邪
暑邪为阳邪
三.致病特点
1.病机
伤津耗气。伤津-暑邪性质炎热;耗气-气随津脱
2.症状
阳热之象-高热,大汗,脉洪大
上扰心神-心烦,谵语
上扰头窍-头昏
3.发病
夹湿邪为患,阻滞气机
第五节-湿邪课程总结
一.含义
凡致病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二.性质
1.长夏之气
2.重浊(重:沉重;浊:不清)
3.粘滞(粘:黏腻;滞:不爽)
湿邪为阴邪
三.致病特点
1.病机
阻滞气机。
脾气不升-便溏;胃气不降-胀满,呕恶
2.病位
易袭阴位(下,内)如:湿疹好发于会阴部
3.症状
分泌物,代谢物秽浊不清
4.发病病程:病程长
同气相求
1.某种体质容易感受相应的淫邪
2.人体发病和传变的倾向性,各邪气在体内的传变致病有一定的好发部位。
第八节-疫气邪课程总结
一.含义
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二.与六淫的区别
1.邪气不同
2.传染性不同(六淫可有传染性,疫气强烈传染性)
3.传播途径不同(六淫:从口臭,由表入里。疫气,可通过其他媒介,如蚊虫,血液,饮食等)
4.预后不同(六淫预后良好,疫气预后不良,多有后遗症)
三.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流行广泛
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3.一病一气,症状相似
四.影响因素
1社会因素
2环境因素
3气候因素
疫气防控方法
1.隔离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