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一年以前,我绝对不会想象一个人会喜欢独处。但是现在,我开始享受一个人的时间。当然,我在这里说享受“独处”并不是想表现的我有多么“遗世独立”,有多么的“孤傲”,有多么的“孤独”,只是单纯的想传达一种心境,一种感觉。
我的“朋友观”,我为什么开始喜欢独处。
大一刚开学我便对自己讲,这大学四年你一定要多结识些朋友,多出去走走,多和别人交流。事实上大一一年我也这么做了,那会自己参加了学校的各种组织,以此为媒介也认识了不少人,每个学院自己总会认识些人。不得不提的是,大一的我混迹在学校的各种群,所谓的“水群”我想我已经登峰造极。没错,这么做的原因就是想多认识些人。那时的我还相信着“多个朋友,多条路。”
那时我会想着怎样才能增进与别人的关系,会为了“他们几个出去玩为什么不叫我”而忧虑愁愁,为此也困扰了我好久,但自己还是会主动去接近别人,有种想把自己的思想全袒露给别人的冲动。
现在的我认为当时自己确实表现出一种病态:自己一味的去结交形形色色的人,总是被别人的情感左右。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这种病态的呢?我想应该是从大一暑假开始吧。最先反映出来的是自己对“水群”的厌恶,暑假期间各种新生群如“雨后春笋”般”油然而生”,记得那会我至少加了十个新生群,然后就在群里和自己不认识、一面之缘都没有的人聊的不亦热乎。
然而,就是那么一瞬间,我问自己,每天和那些自己没见过面的人聊的那么HIGH有意思吗?“没有”我回答自己。之后我有和一个大一也特别能水的人聊,问她怎么好久都没见你冒泡。她说不想水群了,没意思。自那之后,除了工作群外我屏蔽了所有的群。自己对自己讲,如果你突然想见一个人了,不要老是和他(她)聊QQ聊微信,直接约出来想说啥说啥。当然我并没有完全放弃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不得不承认它们的存在还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也会在社交软件上和别人聊到深夜,但只是和某一个人,而不是和一群人。
今年暑假结束回到学校,我也算是正式升级为大二狗,也开始担忧起学业,有空闲时间就泡在图书馆。慢慢的,自己淡出了好多圈子,还经常联系的人变的寥寥可数。对“朋友”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什么才算是朋友?平时从不私下联系,偶尔碰面打声招呼的人算朋友吗?有些人会说,肯定算啊。如果让我划分,这些人只能算是朋友的边缘。我的朋友很少,是的,确实很少,但每一个都称得上是深交。至此我的“朋友观”似乎已经建立起来。
今年的10月、11月可以算的上是我生命历程中两个里程碑式的存在。两个月里发生了很多,经历了很多,认识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细想起来,两个月里,自己先是被社联、社团的工作搞得焦头烂额,接着又陷入了感情漩涡(虽然现在也没有完完全全走出来)。只有经历过了才会成长,经历过后自己也算是看明白了一些事情。两个月来发生的事让自己变的愈发喜欢一个人呆着。
似乎还是没有说清楚我为什么喜欢一个人呆着,不想和无关紧要的人有太多交谈、没有理由去联系一个许久未联系的人,现在的我认为这两点是主要原因。
不想和无关紧要的人有太多交谈。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自己发现与其虚伪的和一些人欢声笑语还不如保持沉默。依旧会关心着自己在意的人,和关系好的人在一开始自己还是那么的健谈。现在我经常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出去玩,并没有觉得多么的孤单,因为我知道我有关心的人,也有关心着我的人,即使有些不常联系但彼此关系却未曾变淡。既然有人关心你,有人在意你,有人支持着你,那些点头之交就显得可有可无,也就没必要花时间去刻意维持这段关系。
Ps.总觉得自己写的比较乱,比较杂。也是,很久没写过文章。最近自我感觉感情丰富,决定在简书上写点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