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微信上向一位关系不赖的朋友隔空回话,他突然给我敲了两句英语,第一句比较简单看明白了,第二句熟悉而又陌生有点懵,我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条件反射第一时间求助了度娘,接着便大着胆子用英语回复起来。于是,我们就开始了蹩脚的对话。
虽然我用的大多是中式英语,但觉得莫明的兴奋,似乎那一瞬,那些年英语过级备考的日子重现……
是啊,大学毕业后,我已经N多年没有用过英语交流了,很多单词、语法早就还给了老师,所幸朋友和我也差不多水平,不会被嘲笑,我心甚慰。可是,在和他的对话中,却也因为没理解其意而闹了个乌龙,形成各说各话的尴尬场面。
我呢,一般不会的单词就会直接求助度娘,也很无厘头的将“度娘”翻译成“the mother named DU”,我想对方٩(๑^o^๑)۶一定笑得合不拢嘴了吧。于是,他告诉我微信上有个翻译功能,只要摁着文字便可直接翻译。而我沉浸在自己的创意中嘚瑟,可怜的朋友以为我不知道,但限于英语词汇量有限,心急得用语音指点我操作。哈哈哈,看着我们努力交流但却有心无力的样子,我突然觉得心里的阴翳一扫而空。早就发现自己的不足却始终固执己见,不想主动改变,吃亏的只能是自己,可我实在是犟牛啊,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坚持,那又怎能奢望有成见的人对你和颜悦色呢?何不学学朋友,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兴许“希望就在转角了”。
第二天中午,和大学好友说起英语聊天的事儿,她竟也和我一样,对英语聊天这方式有了几许热情。
“我这会空着,要不,我们也英语聊天吧”
“好”
“We communicate in English, review English”
"oh,No!"
“what do u want to chat?”
“let me see”
"I miss u"
"It's nice to be missed"
当我正准备为她流利的英语点赞时,却被她突然冒出的“老子全靠翻译软件!”给笑喷了。
唉,英语,确实越来越不行了,以前做题还可以,现在完全没有一点自信,给孩子批改作业必参考答案,而口语更不敢说,连上初一的孩子都比不上,认真想想实在汗颜。
朋友说,我现在只希望与留学学生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就OK。我却想,是不是该重新启航,以找到昨日的荣光?
似乎指缝太宽,时光太瘦,想抓的东西太多,会不会全都漏掉?
今天2月6日,简书里的粉丝有55个了,继续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