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之间差的真的不是智商,可能也不是习惯,而是目标。
目标训练比较好的孩子,可能小学三年级了就明确了自己的初中目标。因为有着饱满热情的情绪基础,自然在准备“小升初”的过程中,动力满格。相反那些为了完成父母的“目标”而“被迫营业”的孩子,可能不仅没达到父母预期中的效果,反而变成了和孩子之间的一场博弈。这场博弈在小学阶段还不是很明显,一旦青春期来临,孩子的叛逆情绪大爆发,父母才能意识到孩子所有的快乐和前进的动力都应该是为了孩子对自己的期待而非对父母“目标”的被迫追逐。
那么重点来了,父母们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对孩子进行目标训练培养呢?在这里推荐各位家长不妨看看《10天塑造孩子专注力:如何让孩子更专心地学习和思考》,看题目觉得很鸡汤,其实里面给出的很多方法还是很容易操作,可以说是手把手的“目标训练”教程。比如:
1、适时向孩子提出理想要求
小学阶段家长就可以关注、观察并引导孩子觉察自己的兴趣、感受、爱好,依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初步勾勒出孩子的理想雏形。
2、经常和孩子一起描绘未来的自己
比如在孩子生日时,可以引导孩子给明年的自己、五年后的自己、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短信或是根据孩子的畅想,画一幅画。把抽象的理想,变出视觉化的、形象化的画面,更能起到强化的效果。
切记,不管在孩子的描述中,看起来多么地异想天开,父母
3、和孩子一起经常阅读名人传记,也可以经常让孩子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或者喜欢的名人励志故事。
4、引导孩子拥有正确的学习动机。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肯尼斯的故事。
15岁的肯尼斯为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外公而发明了可穿戴的传感器,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学了与之相关的许多专业知识。一年的时间,这套设备成功地阻止了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爷爷九百多次的出走。肯尼斯曾在一次演讲里说过,我永远忘不了传感器第一次捕获到爷爷第一次半夜下床时传递出来的信号,那一刻我强烈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让人们可以健康快乐的生活,让生活更美好,这就是我的梦想。
从这个15岁的中学生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动机是最好的动力。在发明传感器的过程中,自觉迎接挑战,自学专业技能知识,而这所有的动机都来自于他对家人的爱。
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依内部动机去行动,你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那么你也将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从而成为它的奴隶。
所以引导孩子拥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5、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哈佛大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稍微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同龄群体对他们的影响往往超过了父母。这时,在各种习惯形成方面,同龄伙伴可能会给他超过父母的影响力。因此,同龄人的榜样示范不可缺少,帮孩子找个好的伙伴做榜样是非常必要的。
在给孩子找同伴这件事上,父母须关注以下注意事项:
(1)接触孩子同伴的父母
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特别重要,和孩子同伴的父母在接触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孩子的同伴。当然相处融洽的,也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在相处中增进彼此的了解,互相学习。
(2)邀请孩子的同伴到家里
行为学习需要父母给孩子提供机会,把孩子的同伴邀请到家里,可以一起做游戏,也可以安排出游,在活动中能对孩子有更立体的了解。
(3)和孩子一同制定相应的行为原则
孩子的判断能力尚且有限,和目标有关的行为给予肯定,背离目标的行为及时修正。
让孩子在无数个梦想中,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
《10天塑造孩子专注力》中说,孩子的潜能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掘,主动权其实掌握在父母手中,能否激发孩子的梦想,给孩子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就看你对孩子的梦想采取什么态度了!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共同规划孩子的未来,“设计”孩子的人生;更应该知道如何用科学、理性的思想方法引导他们,并且和他们一起把基础教育的成果引向明确的人生理想、职业目标。
如果你的孩子正处在哪个阶段,中考也好,高考也好抑或小升初,最好的捷径都是孩子的双脚走出来的。相信孩子内心的使命感,才是孩子前行最大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