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年,我们结婚了,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只好住在学校的公房,所谓的公房里只不过是一间屋铺张床摆张桌子而已,厨房就在楼梯下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凑合着。那时的我们一家三口就挤在那间屋子里,一住就是6年,无欲无求,倒也过得清静悠闲。上班就像在家里,在家就像在上班,孩子经常说:“妈妈,我啥时候能和同学放学一块走?”我常常无法回答。那时我们的工资属于乡镇财政负责发,经常是几个月还不发一次,甚至是拖上一年才发。当时我们的合计是一个特别好说话的老头,我们没钱也不用愁,可以找他先借着花,发工资了让他再扣。钱多钱少也不在乎,反正也攒不下钱,那日子过得好像一眼就已经看到了头。
那一年,补发拖欠工资,工资翻番,记得我们补了近一万元,那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但却舍不得乱花了,先买宅子吧,将来得有自己的房子呀,于是钱又没了。不过从那年起工资不再拖欠,借钱贷款买下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2006年的冬天,我们搬家了,终于搬到了自己的家,实际并没有搬什么东西,公房里床和桌子都是单位的。我们添置了新的家具,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也有了自己专属的写字桌,再也不用一家三口挤在一个屋子里了,我们也可以像别人一样骑着电车去上班了,但儿子总是不让载着他,他对和同伴一块上下学特别感兴趣,并乐此不疲。
那一年,市里招聘教师,我又动心了,试试吧,结果如愿以偿,调到了市里。用公积金贷款在市里买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办好各种调动关系和孩子的转学,我们又一次搬家了,从乡镇搬到了市里,从此孩子可以在市里上学了。孩子也挺争气,那年他上六年级,我们县的教材和市里不一样,但孩子学习并没有落下,中学三年也让我们很省心,顺利地考上了巿里重点高中,虽然说边上班边照顾上学的孩子是辛苦的,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那一年,儿子的学校离我们家太远了,为了让孩子节省时间,我们再一次决定搬家。卖了镇上的房子再添些钱,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小套房子,从那以后我们是风里来雨里去,从城东南到城西北,从城西北到城东南,当时觉得时间是停住了吗?咋能这么慢呢?但一晃三年时间又过去了,儿子考上了大学,我们为了上班方便又搬回了老地方。现在的我们别无他念,一心只求孩子能考研成功。
小的时候,父母在哪儿哪里就是家;到老的时候,孩子在哪儿哪里就是家。不知道我们的家什么时候再搬,还要搬到哪里,这一切就等儿子给我们答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