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人面前不敢表露的辛酸,他终究忍不住在四下无人的街边,痛哭发泄。
想起迟子建说的,一个伤痛着的人置身一个陌生的环境是幸福的,因为你不必在熟悉的人和风景面前故作坚强,你完全可以放纵地流泪。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习惯在人前把自己伪装成身披铠甲的斗士,把所有的脆弱和烦恼都深埋心底,流露情绪变得小心翼翼。
即使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表面上也不动声色,正常地说笑、打闹、社交,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就像白岩松说的,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常沉默了一点,没人会觉得奇怪。
每个人看起来都一副坚不可摧,岁月静好的样子。
把情绪调成静音,成为了一个成年人的自我修养。
可是,成年人也有脆弱流泪的权利,悲伤也需要被看见。
当世界不允许你哭泣时,自己更要学会如何与情绪相处。
撑不住的时候,请学会发泄,让自己舒服;悲伤的时候,请允许自己哭,痛快哭过的人,才会走得更坚定。
2
情绪掩藏得过于深的人,不是没有情绪,只是习惯性压抑情绪,看似什么都可以,什么都说好。
他们小心翼翼地活着,避免给其他人惹麻烦,装作包容大方,表达出来的情绪都是经过修饰的。
然而,情绪得不到处理,内心的怪兽就只是暂时被困住,还在一天天长大,终有一天冲破牢笼。
电影《以怒制怒》的男主人公戴夫,在别人看来,他完全是一个正常人,一个好好先生。
但在他的女友看来,他是一个自卑的人,总是把愤怒发泄在自己身上。
发现问题后,她寻求医生雷德尔的帮助。
德雷尔不断用语言和行为来刺激戴夫,但戴夫的底线似乎深不可测。
直到在女友被别人抢走的刺激下,戴夫再也无法忍受。他勇敢地在上万人面前表达了对女友的爱,释放了内心的情绪。
于是,他终于摆脱了自我愤怒的困扰,也不再逃避真实的自己。
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就容易郁结于心,走上极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提到,被压抑的情感并不会消失,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反而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有些精神疾病就是这样造成的。若是一味压抑,不能把愤懑情绪加以升华,自我评价将日趋低落。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对于情绪而言也是如此。
养生专家佟彤说,很多人生气之后没发火,别人看着挺平静的,其实心里暗潮涌动,这种人虽然不扰民,但最后会转为肝郁,成为致病的心结。所以,最高的境界是不生气,其次是有气宣泄出来,有火发出来,最差的才是看似平静实际自我煎熬。
因此,与其把情绪调静音,不如学会照顾自己的情绪,为情绪找到出口,合理宣泄。
每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都是生活的底色,都应该得到正视。
把所有美好的、悲凉的、积极的、负面的情绪,都转化成自己需要的能量,这样的人生才是完善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