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孩子就是单纯善良?

孩子就是单纯善良?

作者: 在我最好的年华 | 来源:发表于2017-05-05 18:32 被阅读52次
    希望,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之前在微博上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小孩的恶会有多么可怕,回想起来那种背后冒冷汗的感觉还记忆犹新。

    那时候才开始意识到孩子并不都是单纯善良的,正是因为他们偶尔显露出的恶都被父母和大人们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由包容和谅解了,每一次都会被认为只是个恶作剧或者玩笑,他们就自然地认为自己做的不是错事,所以长此以往,年幼就成为了有些孩子施恶的保护色。

    生活中也遇到过不少熊孩子,很多人也总是觉得自己是大人没有必要与孩子计较,这体现的是人性的宽容和个人素质的高尚,值得称赞。但往往会有一些父母在自己孩子对别人做错事的情况下,觉得别人不应该和孩子争论,好像不是自己孩子做错事错了,而是别人没有宽容错了。

    所以,就有人说,有学校教孩子怎么做人,为什么没有人教一些人如何为人父母?

    谈起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我记得我上学那会儿,心里对老师是很怕的,即使是调皮捣蛋的孩子,也是怕老师的,这可能就是敬畏吧。

    爸妈从来都是和老师一头儿的,对于学校和老师说的他们都支持,跟班主任说“孩子交给你了,你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我和同学在学校闹矛盾了,我爸来了解情况后都是先拉着我跟别人认错。爸妈是觉得自己没有文化,就一定要供我读书,他们信任学校和老师会比他们把我教得更好。

    然而,现在的孩子以及父母,恐怕与当年的我以及我爸妈的心理,用天壤之别或许都不为过。我承认有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有一点我认为并不能以为孩子和自己开脱,那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都说对一个人的教育要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家庭教育是基础,若基础不稳固,谈何成长和发展?

    民间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童年时期个性特征基本就已成型,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只会是进一步填充完整,并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家庭教育最为关键,但往往是这一时期很多孩子都是在没有父母陪伴或者很少陪伴的环境下长大。父母角色的缺失对孩子造成性格方面的影响,但同样也会造成之后父母表出的弥补性宠爱。

    所以,很多时候,学校教育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是到了大学也是一样。本以为到了大学,都是成年人了,但事实是,他们只是年龄长了,心智和思维还是孩子。在学校一出现矛盾,只要先了解家庭背景基本就可以清楚矛盾的源头在哪儿了,百分之六七十是个性问题,与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关。家庭教育影响了他们18年,老师现在能做的就只有引导。

    但你会发现,大学生是成熟和幼稚的综合体,有些人会把孩子的自私任性和大人的成熟理性结合得淋漓尽致,也会把单纯可爱和世故冷漠结合得天衣无缝。

    他们可以在你对他好的时候对你满心喜欢和尊敬,也可以在你一直对他好一旦有一件事没满足他的瞬间对你恨之入骨并辱骂。他们也可以在并未与你接触的情况下听到一些可笑的谣言开始憎恨你,然后拉拢身边的同学一起来讨厌你。

    因为有老师的身份在,所以即使是刚毕业入职的年轻老师,也总是告诫自己要忍着,不要和学生计较、生气。但就像我前边讲到的,这些长大了的熊孩子并不觉得自己不尊重老师不对,也看不到老师是在宽容他们,而是得意洋洋地认为老师很怂,都不敢和他们对峙,从此之后更是肆无忌惮地威胁和挑衅。

    所以,或许只有真正成为老师之后,你才会发现孩子并不都是天使,孩子不一定就是单纯善良,尤其是已经长到成年年纪的孩子,他们已经算了大半个社会人了,与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也就差三四年时间的距离。

    如果总是把罪名扣在社会的头上,何尝不是在规避责任?家庭教育没有做好铺垫,学校教育没能矫正过来,然后就把没成长起来的孩子全部丢给社会教育,社会也很无奈啊。

    中国哲学讲人之初性本善,西方哲学讲孩子就像一块白板,你给他画成什么他就是什么样子。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孩子是单纯善良、健康快乐的,能够被世界温柔以待,那么如何才能被世界温柔相待?

    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齐心协力,站在一条战线,矫正培养孩子,而不是相互推卸责任,尤其是父母,不管孩子多大,你们的教育永远都不能缺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就是单纯善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ys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