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白地榆、西地榆、绵地榆、黄瓜香、马胡枣、玉札、山枣子。
药科——蔷薇科植物地榆的根。
产地——分布于全国各地。主产于西北及东北等地。
药类——凉血止血。
药性——微寒。
药味——酸、苦、涩。
入经——肝、大肠。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主治——便血,痔血,崩漏,血痢,水火烫伤(调敷),痈肿疮毒。
现治——胃溃疡出血,急性肝损伤,慢性骨髓炎,结核性脓疡,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病。
参治——吐血,鼻洪,衄血,胃肠出血,月经不止,产前产后诸血疾,外伤出血,血不足,绝伤,七伤,热毒,热痞,风痹,酒寒,盗汗,消渴,面寒疼,面疮赤肿焮痛,妇人乳痓痛,胃痛,胆气不足,肚腹疼,久病肠风,小儿肠伤寒,产后阴气散失,产后内塞,带下十二病,赤白带下,冷热痢,禁口痢,急性菌痢,疳痢热,痔漏,湿疹,痛痒不止,无名肿毒,疳疮,金疮,疖肿虎犬蛇虫伤(捣汁涂),恶疮,恶肉,溃烂,脓血。
药理——可作金疮膏。清热,消酒,止汗,止吐,排脓,明目,止痛,降压,抗感染,利于烫伤创面愈合,对抗氧化氢诱发的溶血。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捣汁或研末涂敷患处)。
用量——水煎(常量9~15克),外用(适量)。
禁忌——恶麦门冬。脾胃虚寒者忌服,中气下陷者忌服,崩漏带下者忌服,血虚有瘀者慎服。
自渡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