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道了逻辑思维,很显然每个人的逻辑思维都是不同的,是有着高下之分的。
比如:有的人,你与之交谈片刻,便觉其人深不可测,十分厉害;而另外有些人,你与之交谈驴唇不对马嘴,你说东,他说西,讲话完全没有头绪。
这个差异就来自于这个人有没有形成逻辑闭环,或者是在哪个层次形成的逻辑闭环。
要想知道一个人有没有逻辑闭环,或者人与人逻辑闭环的层次差异,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逻辑闭环。那么什么是逻辑闭环呢?
逻辑闭环,指的是一个人对其发表的理论、观点或论证中的各个环节,能够形成首尾相连的完整逻辑链条,简言之就是对自己表达的观点能够自圆其说。
这里引用一个小故事,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曾经有一个自视甚高的评论家,他总是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然后他不喜欢歌德的诗,曾经在报刊上将歌德的作品贬得一文不值。
有一天,评论家在一条窄窄的小路上散步,迎面碰上了走过来的歌德,评论家先是一愣,转而脸色一变,昂首挺胸,非常傲慢地向前走,并高声说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这时歌德莞尔一笑,摘下帽子,站在一旁,让开了路,微笑着说道:“我恰恰相反!”
评论家的逻辑: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不给歌德让路→所以歌德是傻子。
歌德的逻辑:我给傻子让路→给评论家让路了→所以评论家是傻子。
两个逻辑都通,都可以自圆其说,但是两个人都不是傻子。
重点:能够形成逻辑闭环,不代表这个逻辑就是真理,也不代表就一定正确。
关于逻辑闭环,还有一个小故事,是关于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故事: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有一位美国记者遇到了我国外交部的周总理,便要与总理握手。出于礼节,总理也没多想就与之握了握手。结果,握完手后那名记者竟然掏出手帕擦了擦手,表示与好战国人员握手了,脏了他的手。
这时候,周总理也冷静的拿出手帕,擦了擦手,然后将手帕丢进了垃圾桶。表示这个手帕因为与对方握手后,脏到没法要了。
记者见状,难堪之下,灰溜溜的走了。
记者的逻辑:因为你的手赃,所以与你握完手我要擦擦手!
周总理的逻辑:你的手更脏,与你握完手,我不但要擦手,而且擦完手的手帕已经没法要了!
两人的逻辑都能自圆其说,但是充分体现了逻辑闭环层次的差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