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好几年前,有一次去超市妈妈让我顺带买块香皂,当时我想,随着市场细分发展,大家都已经改用“洗手液”“浴液”“洗面奶”了,有几个人还会象妈妈这么守旧使用同时具备这三种功能的传统的香皂呢,恐怕香皂品牌都寥寥无几了吧。但是没想到居然发现各种品牌、不同包装的香皂居然占了满满一个货架,一块小小的香皂被加了各种主题:牛奶滋润、薰衣草温馨、木瓜祛油、薄荷清新….各种产品价格不相上下。我一下子很茫然,本来是想花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顺带”选择一块简单的香皂,而面对太多的选择却不知所措了。难道要打电话问问妈妈喜欢什么味道么?这只是一块香皂,又不是香水,有必要么?
《选择的悖论》读后感那次的经验让我想到,自由竞争机制带来异常丰富的产品,和品牌之间激烈的竞争,但是这是消费者需要的吗?我们是否受益于这过度的丰富?选择机会太多是不是反而带来负担?过度丰富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酸奶产品太多,我就轮流每次买不同的,喝了很多的牌子,对于哪个牌子好喝反而无法定论了,因为总有新品种在等着购买。《选择的悖论》作者总结到,这是一个“选择暴增的时代”。能够选择,意味着有决定的权利,意味着自由,而日益增加的自由却带来了负担。
网上购物比实体店能够作出的选择加倍的“丰富”。 在长期面对这种无法逃避的“丰富”中,慢慢就会从“享受丰富的喜悦”转化到“不断比较的厌倦”,花了很长时间反复斟酌好不容易下了决心后,可能又隐约觉得自己是否错失了更合适的。如果不想遭受这种厌倦的折磨,就只能下狠心,对“丰富”视而不见,假装只有三种产品,因此缩短决策过程。
《选择的悖论》读后感《选择的悖论》作者把两种典型的选择模式叫做“最大化者”和“满足者”。最大化者在无数的选择中追求“最好的”,而满足者追求的是“足够好”。由于追求“最好的”,因此,“最大化者”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比较,并且更容易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和焦虑。当然,没有人会在每个方面都是最大化者,毕竟时间精力也不允许。看到这个概念后,我明白了自己之前为何有时决策觉得很折磨,因为也许通过“满足者”可以迅速定夺的事情而陷在了“最大化者”的模式里了。以后在做决定时,有意识的想想这件事我们要成为哪个角色,是否值得成为“最大化者” ,还是应该及时转型,缩小选择范围,尽快作出决定,成为“满足者”,把精力从“选择的折磨”转向享受这个决定的结果。
作者还强调了“心理适应”对于决定后感受的影响,并不象我们通常想像那样会持续很久。无论是兴奋的(比如买了一辆很棒的车)还是沮丧的(遭遇事故后身体障碍)事情发生后,剧烈的情感冲击一段时间后,人们都会逐渐适应和习惯之后的状况。所以,不要赋予做决定那么大的责任,那么面对决定压力和焦虑也就不会那么大了。
同样,对于放弃的“机会成本”,如果过于重视,也会容易带来压力,会觉得放弃的是一个更好的东西,但事实往往并不是这样的。
另外一个无形中会给选择带来压力的是无处不在的社会比较,这个无须多表,恐怕现代社会里除了小孩子无人不感到焦虑,大多数焦虑恰恰是来自于和周遭人的比较。但是仔细想想,一个为自己做的决定搀杂了很多其他人的因素在里面,真的值得吗?我们需要的是回归自己真正的需求。
《选择的悖论》读后感总之,面对过度丰富的选择时,可以降低自己的期望,告诉自己,不必非要选出最好的,作一个“满足者”未尝不是件好事,大多数决定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要紧(人生中要紧的决定一般也没有过多的选择),不要让这个决定背负太多的责任。况且很多决定作出之后我们会慢慢适应新的情况,无论是好是坏。不必后悔当初的决定,生活是如此复杂,并不是如果重新选择,其他的机会就一定比现在的好。这样的话,快乐会多一些,焦虑会少一些。
按照原来的习惯,我会把这篇读后感再次修改再分享出来,但是意识到,又陷入到"最大化"的状态中了。因为之前无数次经验表明,多花的时间其实也并没有带来多少实质的提高。想到这篇短文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也许没几个人看,况且最近实在太忙,在此情况下,我就做一个快乐的“满足者”吧,就此收笔啦!
《选择的悖论》读后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