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心里存的念头很多时候转瞬即逝,如果记性不好的,可能自己不长时间都忘记了,但总有一些东西是根深蒂固的,比如人的本质、天性,以及多年来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些思想、主义之类的,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存心现在有三层意思:一是故意、蓄意,比如:他存心让我难堪。二是专心、用心,比如:他存心认真读书,不问时事。三是怀着某种念头、打算。
孟子这段话中的“存心”就是第三个意思,等同于人们平常说的“居心”吧,是心中怀有的意念。
君子是受过良好教育,有学问、有修养、有德行的人。君子与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心里所思所想,君子心中存着仁、存着礼。
仁就是时时处处爱人,对他人充满慈爱,以慈悲心怀待人;礼是待人有礼有节,发自内心深处的对人恭敬,真诚尊重别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的关键在于“恒”的注解,如果解释为“总是”,那么就是说: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尊敬他。
这样理解肯定存在偏差,一心一意的爱别人,不一定得到相应的回应,对别人尊敬周到,别人很可能就是不领情。
南怀瑾先生在解释“恒”时说这是物理的道理,这提示出是不是那个“能量守恒定律”,学理的朋友可能更明白,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消失,它会传递、转换,运动不灭。
人们送出的仁爱、恭敬也是同理,自己爱别人多少,别人也爱你多少,自己尊敬别人多少,别人也会尊敬你多少。别人不一定是仁爱、尊敬直接施予的对象,就是说我不曾对其施予仁爱、尊敬的人,反过来也会对我施予仁爱、尊敬。
为人应常存仁爱之心、尊敬之人,除非面对的是奸恶之人。尽最大可能的对身边人释放善意,从自己主动做起。
不管一个人信仰什么,是马列,是佛,是耶稣,还是其他的什么,总不能丢了心中的善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