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话与实话的分类方式是狭隘的、以自我倾向为中心的。
根据历史原因,我们的前辈们做出了很多正确和错误的示范。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季羡林
在某些层面,问题本身不是很重要。严格规范内涵的概念下,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其实还是相对轻松的。
思考无禁区,说话需谨慎。
但在职场层面,说真话、实话,还是假话,是需要考量的。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一出,风靡至今,嘴上说封建道德,但身体还是非常诚恳的。
这个问题,竟然现在还有人提,不仅提,而且还有人熬鸡汤,有人洒狗血。端的是其中人事洞天,此间乐,不足为外人道。
普通意义上的真话,从员工视角出发,饱含个人情绪的观点。这是基础出发点。
赞同你,老板英明;否定你,老板傻逼。但事实上,这种话是孩子气的。
什么时候才会说呢?你并不是真的想骗谁,甚至自己就是这样认为的时候。这种炽热的情绪同样会影响其他同事、领导的情绪,或喜欢或厌恶。还是从事实、数据角度出发,拿出自己的方案来。
基于同样的事实,同事能给出完全不同的意见。所以,现在不是说谁对谁错,谁忠谁奸,而是应该采取利益团体博弈模型分析。
不然就容易陷入忠奸二元论。而为保证内心逻辑自洽,自己的意见天然就是忠的。
这就很蛋疼了。
同样,如果从老板视角出发,也有两个小观察点:
1.逍遥游: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得出结论:
真话爱我,实话畏我,假话欲有求于我。
没有独立思维,老板不好当。
这个问题思考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但跟人讨论起来比较麻烦。因为:
我们都爱自己的观点,都讨厌别人反对自己。
这个问题,在真诚的想要探寻真理的人面前,根本就不存在。每个人的观点都是正解的一部分,是互补的关系,而非彼此二元对立的。
一方面,我们追求封建道德榜样,另一方面,我们趋利避害,完成自我精神的矮化。
我为大家还在为这个问题所困扰,而感到羞愧。
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所感受到的,制度的严苛还是第二位,首先令人郁闷的就是层层精神榜样和恰成对照的无处不在的趋利避害。
说难听点,这就像两只狗为争一根骨头打架,你不能说被咬的那只不是狗咬的。对一只旁观的羊来说,那是狗们的私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