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一开始,我就在班里宣布:“本学期,我们班要开展循环日记。”话音一起,孩子们两眼直直得盯着我,迫切地想听我继续解释下去。
“为了减轻同学们写日记的负担,老师把全班分成十一个小组,每组三到四人,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轮流写日记。”一听说要写作文,学生中传来了有几声埋怨。
只有多读多写才能提高作文!
我先从班级里挑出十一位写作文比较好的同学,他们既是第一位循环日记的撰写者,又是该小组的组长。很快,一摞20页练习簿分别发到了各个组的组长那里。
“写什么呢?”
“写什么都行!从你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材,写你身边的人、事、物。题材不限,字数不能少于一面纸吧!”我估计了一下,一面练习本纸大约能写400字。
小组长都欣然接受!
小组长们都按时交上了!果然写什么的都有。写去海边玩的,写帮老师搬新书的,更多地是写开学典礼。小组长们圆满完成任务!
第四天,出现了没写的情况。有三四位同学平时就完不成作业,循环日记他也不会那么痛快地写。没办法,只能在学校里补上,别耽误下一位同学继续写。
当然,也会出现忘带的,家长及时给送了过来。
还有写的很少的。有时间的话,我也会让他在学校里再补一篇。
总体来说,第一周问题很多,属于适应阶段。
第二周循环日记的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从假期回到学校,感觉文笔也生疏了。本周开始,有所回暖,无论是写作状态还是学习态度都积极了许多。
循环日记写出了不少佳作。
由于上个周,给学生讲了如何拓宽题材,突然发现学生能从生活中选择事例来写。例如,有的同学腿受伤了,就把这件事记录下来。有的同学为了写日记,不惜回家制造素材,做一次饭。可见真是煞费苦心。尤其是魏秀慧同学,家里养了小乌龟、小狗等小动物。他周周都写,读上去特别有趣味。字里行间满是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不知不觉,孩子们已经写了十几篇了。感觉越写越好,尤其是互相传阅,借鉴学习,班级里写循环日记的热情越来越高。
不过,我也跟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题材不限,但是要写近一周内发生的事情,让日记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生活。
循环日记,每天都有写,精彩也不间断。
班级循环小组由原来11个小组,现在变成10个小组。有几个写作能力太弱的学生,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之后,暂时停下。这也是为了不能他们增加负担,只要写好大作文即可。什么时候想写了再加入进来即可。
固定下来每组四人。
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真正达到互相学习的状态。从周一到周四,每天都有人写循环日记,周五进行循环日记讲评。下周一再开始循环。
这样周而复始。
不过,到了第四周,没有让学生写,因为学校开展了运动会和看话剧的集体活动,学生写了大作文。作文修改,复习又耽误了一些时间。
打算国庆假期继续。先排好写作顺序,每人写一天,这样开学后,把写的日记钉在一起,这又可以继续循环下去了。
看到孩子们互相翻阅对方的日记,认真地读着,不时交谈着,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这离我的理想:小学毕业之前,每人都能写一首好作文又近了一步。
国庆回来之后,我想和孩子们一起写日记,一起用文字记录我们的生活。
当然,我还有很多关于循环日记的设想,慢慢地实现吧。
网友评论